山海經海外地理之謎 (上)
山海經海外地理之謎
(上)
《山海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地理歷史著作。清代畢沅考證其「作於禹益,述於周秦,行於漢,明於晉」。然而由於其成書年代過早,且奇聞怪事、神怪傳說等夾雜,難於考證,故而二千多年來,一直有懷疑者認為該書「閎誕迂誇,奇怪俶儻」,連司馬遷也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清代紀曉嵐編《四庫全書》,乾脆將《山海經》歸於志怪小說一類。魯迅也因該書記載了很多巫師祀神的宗教活動,而認為《山海經》「蓋古之巫書」。而疑古大師顧頡剛則更予以全盤否定。當然也有如西漢劉向、劉秀(歆)父子校訂該書時,給漢成帝上表,力陳《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
近年來學界對《山海經》的呼聲日高。有的學者研判《山海經》,認為書中有關種種山神乃「鳥首人身」、「羊身人面」、「龍首鳥身」、「龍身馬首」、「人面蛇身」等等,其實是原始初民的圖騰神像和複合圖騰神像,源於先民特有的圖騰崇拜。這個解釋是合理的。至於巫師的祀神活動,是上古部落族日常必有的宗教活動。巫字本意就是指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是代替人們承接天意的人,故而原始初民社會,部落酋長往往兼具巫師職責,率領萬民祀神。
至於《山海經》中記載的大量神話,也絕不能以貌似怪誕而簡單地貼上神話標籤,不重視其所傳述的歷史內涵。其實原始初民正是通過神話傳說,將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記錄下來。《孔子集語 · 子貢第二》引《尸子下》,講了一則孔夫子解讀神話的故事。有一次,子貢問孔子,過去,傳說黃帝有四個面孔,你信嗎?孔子回答,這是黃帝任用了四個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去治理四方,他們彼此不用協商就和諧一致,這就叫四面,並非黃帝真有四個面孔。這似乎為我們解讀《山海經》中的神話提供了一種方法。
當年西周周景王崩,周悼王(王子猛)初立,王子朝(周景王之庶子)因想篡奪王位而發動叛亂。王子朝兵敗後,帶著黨族和大批王室典籍投奔楚國,但是由於楚國也內亂,王子朝一行沒有到達楚國,而是神秘的消失了,這批典籍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有些史家推測這批國家圖書館珍藏的的典籍是被王子朝藏起來了。
王子朝篡位失敗,但周敬王篡位成功。於是周敬王向王子朝追索王室典籍,而王子朝以死拒絕交出典籍。據《左傳·定公五年》記載:「五年(公元前505年)春,王人殺子朝於楚。」與此同時,老子(當時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可能因參與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被迫辭職,大約此後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從此隱去。王子朝死後,一些巫師和學者可能根據這批上古典籍編寫出了曠世奇書《山海經》。編寫《山海經》這樣大的著作,需要編寫者有著充裕的時間、充足的財力,並且沒有或少有世俗雜務的干擾;顯然,這樣的條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後裔所充分具有的,而這種工作也成為他們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意義。
大禹治水過程中,曾經建有眾帝之台,它們是帝堯台、帝嚳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共工台,這些台現在哪里?山海經記載的台的守護神陸吾是人面虎身的怪物,在《海內西經》裏又被稱作開明獸,它的身軀體大類虎,它站立在昆侖之上,注視著東方,這些台的主人為什麼要嚮往東方呢?
山海經所言渤海之東(今日太平洋)有五座仙山,即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山上有眾多仙人居住,由於天災人禍,岱輿、員嶠二山(實為海島)沉沒海中,無數居民逃往它處,還有的人才在水中居住,這個古老的故事長期被人們視為神話,但是否完全是神話呢 ?
一直以來學者都不明白為什麼山海經要分海內篇和海外篇,直到他們看到一篇報導美國地理考古女學者的文章,轉載:
「美國學者墨茲博士(Henrietta Mertz)研究了《山海經》,試著進行按經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國古代的旅行者一樣,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她的方法是:《山海經》中的中國古人讓你向東,你就向東,讓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會發現什麼。
Henrietta Mertz (亨麗埃特·墨茨)
經過幾次失敗,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經上記過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勝利了。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洛磯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
真是令人驚訝:一個美國人,研究了中國學者都難以讀通的《山海經》,並且據此實地勘察,發現了中國古人早已到達美洲!
美國女學者默茨博士研讀了《山海經》,並親自踏勘美洲的山水河流之後,由衷的讚歎:
「對於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為白雪皚皚的峻峭山峰繪製地圖的剛毅無畏的中國人,我們只有低頭,頂禮膜拜。」
真是令人慨嘆!一部中國上古流傳至今的寶貴典籍,卻是由一些歐美學者用盡心力地在進行著再發現。有的譯者將這位女博士的名字(Henrietta Mertz)譯為亨麗艾特·茉芝,這樣,中國讀者一看便知是位女性。而《人民日報》駐海外記者袁先祿在一篇題為《墨淡情濃》的訪問記中,將被訪者的名字譯為:亨麗埃特·墨茨。 袁先祿先生是中國大陸第一位訪問默茨博士的資深記者。遺憾的是,當作家葉雨蒙先生輾轉尋訪到袁先祿先生的夫人姚堤女士時,方才得知袁先生已然病故;而默茨博士呢,在袁先祿八十年代初訪問她時,已經八十多歲,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想來她已不在人世,令人黯然。好在袁先祿先生留給我們一篇《墨淡情濃》(《PALE INK》,中文譯著名為《幾近退色的記錄》(見《人民日報》1982年6月6日第七版),讀了這篇訪問記,我們好象跟隨著袁先生一起,在風和日麗的芝加哥東南湖濱造訪了默茨女士。(見《山海經》與美洲 ,轉載自《美國文摘》。)
還有她留下來的那本浸透她心血的著作。
在這本書的原著序裏,默茨博士回憶道,她是最先受到維寧(Edward
Vining)有關著作的影響,並仔細研讀了維寧翻譯的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於是,「《山海經》裏的這些章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著手對證古本,一里又一里地循蹤查對並繪出地圖……」
倒是美國學者默茨直截了當地指出《山海經》中大量的有如旅行記錄般的客觀記載:『誰如果僅僅念上幾句這樣的「神話」,就會清楚地感到寫這些話的人是誠懇的……一里又一里,里程分明的記錄絕不是心血來潮的夢想,也不是捕風捉影的幻境。扎扎實實的、客觀的事實是:「過流沙往南100英里,曰禿山,大河東流。」』(原譯文如此,與《山海經》有出入)這裏沒有什麼奇想。
於是,在反復研讀推證後,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國古代的旅行者一樣,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她的方法是:《山海經》中的中國古人讓你向東,你就向東,讓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會發現什麼。
這位思維完全是開放型的美國女性又帶給中國學者一個困窘。她寫道:「約在西元前三世紀,中國人開始在國內核對《山海經》所描寫的某些山脈,但未能找到。學者們在全國尋找線索而一無所獲,於是只好作罷……」
就目前所見資料看,中國人研究《山海經》還只是考證史料,查找地圖。
人們發現,《山海經》中,《南山經》已寫到浙江紹興界:「又東五百里,曰會稽之山……」晉代郭璞注雲:會稽之山,「今在會稽山陰縣南,上有禹塚及井。」而會稽正是現在紹興的古稱。而《北山經》則寫到了河北界的太行山和沱河:「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
「木馬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虖沱。」「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於虖沱。」
而《東山經》中所到四條山脈多無可考,因中國東部乃沖積平原,何來四列山脈,默茨所說的中國人「開始在國內核對《山海經》所描寫的某些山脈,但未能找到」,指的主要是《東山經》所列的山脈。
於是,默茨便「心安理得地越過大海」,到美洲去踏勘了。
默茨歷經艱難險阻,踏勘的結果是:
第一列山脈,起自今美國懷俄明州,至德克薩斯的格蘭德河止,共12座山。將古華里換算為英里,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脈,起於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溫尼泊,止於墨西哥的馬薩特蘭,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
第三列山脈是沿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于阿拉斯加的懷爾沃德山,至加州的聖巴巴拉,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
第四列山脈,起於華盛頓州的雷尼爾火山,經俄勒岡州到內華達州北部,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
美國西部地圖
於是默茨宣告:「過去2000多年一向被中國人認為是神話的《山海經》,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文字記錄。珍藏在中國書庫中的這部文獻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表明,早在西元前2000多年中國人便已到達美洲探險,而這些材料迄今為止一向是很缺乏的。」
對於默茨的考察結果,中國學者能說什麼?我們可以不相信,可以認為是「臆說」,但反駁必然無力,因為沒有中國人像默茨那樣,邁開雙腳丈量中國東部山水,找出《東山經》所列四條山脈到底在中國何處?
其實剔除《山海經》由於年代久遠,出現錯簡、殘簡、漏簡等問題,其內容之可信,屢使後人稱奇。
《山海經》古傳有三十二篇,西漢劉向、劉秀(後改名歆)父子最早校訂此書時,定為十八篇。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
(未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