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華佗「五禽戲」及其功效


    華佗五禽戲是由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根據中醫原理、以模仿虎鹿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編創的一套導引術。指禽獸,古代泛指動物;在古代是指歌舞雜技之類的活動,在此指特殊的運動方式。

                        




華佗的「五禽戲」源自「熊經鳥伸」,並改編自「六禽戲」

    「五禽戲」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莊子》中有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等記載,可見當時已有多種模仿動物形神的導引圖文,更屬「五禽戲」原始功法之類。具體將「五禽戲」整理總結並作為一套功法推廣者,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醫家華佗

    《淮南子·精神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若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鳧浴蝯()躍,鴟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這裏所說的模仿熊、鳥、鳧、猨()、鴟、虎的運動方式,是一種配合呼吸鍛鍊的氣功動功,故而被後世稱作「六禽戲」。東漢末華佗改編成為「五禽戲」,至今傳誦,反而《淮南子·精神訓》的「六禽戲」已鮮為人知了。

    有關華佗五禽的原始文字記載在《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裡。

    《三國志.華佗: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意思是華佗懂得養生的方法,當時的人認為他年齡將近一百歲,但外表還像壯年的容貌。《三國志.華佗傳》又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華佗對養生和預防保健尤為注重,並身體力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有其獨到之處。華佗「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他對弟子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極耳。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後漢書·華佗傳》)他總結並創造「五禽之戲」,仿鹿、熊、虎、猿、鳥的動作,時常操練,可強身除病。身體若有不適,做一禽之戲,汗出,即感輕鬆。華佗還重視節慾保健,他創製了一種具有抗衰老作用,久服可利五臟、輕身、烏髮的藥物。

    華佗的弟子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吳普常練五禽之戲,年高九十多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著作有《吳普本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長針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華佗教授的養生法,享壽百餘歲。

    現在所能見到的較早載錄五禽戲具體練法的文獻,是南北朝時陶弘景所編撰的《養性延命錄》。茲引原文如下:

    「譙國華佗善養性,弟子廣陵吳普、彭城樊阿授術於佗。佗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人身常搖動,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漢時有道士君倩者,為導引之術,作猿經鵄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也。吾有一術,名曰五禽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導引。體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戲,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體輕便,腹中思食。吳普行之,年九十餘歲,耳目聰明,牙齒堅完,吃食如少壯也。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乍卻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左右伸腳,伸縮亦三亦二也。熊戲者,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自懸,左右七,手鈎卻立,按頭各七。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腳,手挽足距各七,縮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戲法,任力為之,以汗出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後世醫家、養生家因師傳之變異,或根據五禽戲基本原理不断發展變化,創編了數以百計的五禽戲套路。雖然各法功作互異鍛鍊重點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則大同小異。

    五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據傳華佗的徒弟吳普依法鍛鍊,活到90多歲依然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好,達到百歲高齡。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作為一種醫療體操,五禽戲不僅使人體的肌肉和關節得以舒展,而且有益於提高肺與心臟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作為中國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醫療健身體操,五禽戲也是歷代宮廷重視的體育運動之一。

    19826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華佗五禽戲包括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五種仿生導引術,動作柔和。各有不同的功效(以下的圖片據古老的五禽戲繪成,見上文《養性延命錄》所描述,與現時流行的五禽戲練法有所不同。)

練虎戲 緩解腰背痛

             


    如果你有腰背疼痛的症狀,練虎戲能增強挾背穴和督脈的功能,能緩解頸肩背痛、坐骨神經痛、腰痛等症狀。

練鹿戲 縮減腰圍

              


    很多上班族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導致腰圍增大,習練五禽戲的鹿戲是個不錯的縮減腰圍的好方法。因為鹿戲主要是針對腎臟的保健來設計,它的各個動作都是圍繞腰部來做運動,在練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們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並重新分配,有益於縮減腰圍,保持苗條身材。

練熊戲 調理脾胃

       

         

    人出現滯食、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不妨練練五禽戲中的熊戲。練熊戲時要在沉穩中寓於輕靈,將其剽悍之性表現出來,習練熊戲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滯、活關節等功效。

練猿戲 增強心肺功能

               


    習慣於乘坐電梯的上班族如果爬上幾層樓梯,不少人都會累得氣喘吁吁,這其實在提醒你,你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強了。猿戲中的猿提動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體上提時吸氣,放鬆回落時呼氣。上提時吸氣縮胸,全身團緊;下落時放鬆呼氣,舒展胸廓,這組動作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緩解氣短、氣喘等症狀,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練鳥戲 預防關節炎

                


    關節炎是冬季的常見多發病,但是近幾年來,炎炎夏日,在醫院的骨傷科,也會遇到不少肩周炎、關節炎患者因犯病而求醫。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患者使用空調不當,或者長時間吹電扇,導致關節疾病的發作。練鳥戲時,動作輕翔舒展,可調達氣血,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活動筋骨關節,可預防夏季關節炎的發生,而且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2011523日,華佗五禽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鍵詞: 華佗 五禽戲 氣功 動功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呼吸法及運轉法、 
                
內丹功--大小周天功等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老六路)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餘年間已教二百多人,
                             包括中醫、西醫、
             
護士、警務人員、消防員、
             
行政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修習者及
                               各行各業人士等

          
聲明----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梁先生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

「八段錦」與奇經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