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莫高窟(十二) 西夏和元代雕塑和壁畫

 


解密莫高窟(十二) 西夏和元代雕塑和壁畫


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共有80多個。



西夏時期



北宋年間,党項族攻陷甘州。 1030年,瓜州王曹賢順率千騎前往投降。西夏(党項族立國後名稱)廣運二年,元昊派兵取瓜、沙、肅三州,此後瓜、沙等地(包括敦煌)便歸西夏統治。



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



西夏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在西夏時期營造的洞窟裡繪製了很多龍鳳圖案。出現以鳳為中心的藻井圖案,一方面是受到中原漢民族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與党項族佔領敦煌長達近兩個世紀,顯示他們與中原王朝具有相同的統治地位的觀念有關。莫高窟第367窟窟頂團鳳圖案的獨到之處是在繪製完成之後再進行浮塑貼金,這樣就使鳳的軀體凸起,給人以浮雕的立體感。從窟內壁畫內容整體觀察,團鳳圖案已超越了象徵皇權觀念的範圍,成為更廣泛的寓意吉祥紋樣。藻井四周的邊飾多至七、八重,邊飾的寬窄比例不同於唐和五代常用的由內向外逐漸增寬、主次分明的方式,而是內外邊飾的比例相當,色調清冷,形成一種平緩的靜態感。





               


                 莫高窟第367窟 北壁上部 排簫、風笛


下部的連珠紋在藻井組構中是一種輔助性的裝飾紋樣,用作分界線的小邊飾,畫在中心方井的四周,將方井金色團鳳襯托得頓時豁亮起來,頗有點睛之妙。


藻井中的“回形紋”是西夏時期的常用圖案,通體綠色和透空的幾何形與其他紋樣和諧統一,顯得簡約婉轉。


           


                   莫高窟第367窟窟頂 團鳳紋藻井


南北兩壁各畫《阿彌陀經變》一鋪。西夏的《阿彌陀經變》和唐代有所不同,唐代常見的“化身童子”在西夏經變中並未表現。這兩幅《阿彌陀經變》中都畫有西方淨土世界的 “不鼓自鳴”的樂器,其中的“鐃”,又稱銅鐃、浮甌,對擊發音,是佛事活動的法器,此樂器可能是隨著佛教東漸而從西方傳來。據文獻記載,小為鐃、大為鈸,和現今的小鑔相似,但中間的小碗比小鑔稍大,這種樂器是在西夏壁畫中為數不多,十分珍貴。畫面中的排簫也是古代的一種編管樂器。也稱為簫、參差、比竹、胡直、洞簫等。排簫是將若干支同種材質的音管,以粘接、捆綁、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們結合成一個整體樂器,音管的內部則用蜂蠟或軟木塞堵住,吹奏時,氣流從吹口上方滑過,撞擊對側的內管壁,氣流在音管的內腔震動而發聲。由於蜂蠟、軟木塞的位置不同,氣流在音管內的震動週期不同,所以氣流的震動頻率不同,因而就產生了不同的音調。


此洞窟的敷彩以綠色為主色調,著色清淡,營造出一種清新、淡雅氛圍。裝飾則以金點綴,使整窟顯得華麗高貴。


元代


1227年,西夏在蒙古騎兵的鐵蹄下覆滅,敦煌莫高窟所在的河西走廊一帶也被蒙古人佔領。後來,蒙古人建立元朝,進一步統一了中國。元朝政府在向西方擴張時,每次出兵都要從敦煌經過。為此,元朝政府特意派兵在敦煌附近安營紮寨。在這段時期,敦煌與西域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敦煌莫高窟也由此進入了繁華時期。

元朝統治年間,各民族混雜居住,國內存在很多不同的宗教,元朝統治者在宗教方面的態度比較包容,給予了各種宗教廣闊的發展空間。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大力推崇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此後的元朝歷代君主,也對佛教十分推崇。敦煌莫高窟因此獲得了興建的機會,元朝年間修建的洞窟,現存大約10個。

在建築風格上,元朝興建的洞窟創新的部分很少,基本上全都是對以往的承襲。元朝唯一的創新就是將佛壇建造成了圓形,周圍建有一層層的階梯,上面繪有彩繪,並且佛壇的位置也移到了洞窟的中心。

           


                          465窟窟頂 元代

            

不過,元朝滅亡以後,絲綢之路遭到廢棄,河西走廊漸漸成了人煙罕見的荒蕪之地,敦煌莫高窟也開始逐年沒落。興建工作基本停止,無論是統治者還是百姓,都很少再念及當初繁盛無比的敦煌莫高窟。


元代洞窟大多是新開鑿的(西夏洞窟多為改造和修繕前朝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465窟和第61(此窟開鑿於五代,重修於元代)等。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

「八段錦」與奇經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