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莫高窟(八) 十六國、北朝時期彩塑和壁畫

 

   

解密莫高窟() 十六國、北朝時期彩塑和壁畫



() 彩塑


    北朝時期彩塑有主體性圓雕和附屬性影塑。主體性造像都是身體緊貼牆面的

高浮雕,有佛、菩薩、弟子像。佛像有彌勒佛像、釋迦佛像、釋迦與多寶並坐佛

像。釋迦佛像按其事態之不同,又可分為禪定像、苦修像、說法像、成道像、思

惟像。前期佛像兩側僅有侍從菩薩像,後期佛像兩側又增加了迦葉、阿難侍從弟

子像。


                                  


                        敦煌莫高窟 第248窟 苦修像


    附屬性影塑,有供養菩薩、飛天、千佛等。以泥制模具翻制的影塑,粘貼於

中心塔柱或四壁上部,相當於凸於壁面的浮雕,用以陪襯主體性造像。北朝前期

佛像的服飾或袒裸右臂的偏袒袈裟,或圓領通肩袈裟。菩薩高髻寶冠,辮髮垂

肩,上身袒裸或斜披絡腋,下身羊腸裙,衣裙上裝飾著密集的衣紋。人物面相豐

圓,造型雄健厚重,肩寬胸平,姿態端莊,動態樸拙,神情寧靜沉穩、含蓄。此

時彩塑藝術和風格以中原漢晉藝術為基礎,較充分地融合了來自於西域佛教藝術

的營養。北朝後期的西魏時期,中原漢式衣冠傳到敦煌,南朝“秀骨清像”藝術

風格盛行。此時彩塑身著高領大袖襦服,胸前系小結,外罩對襟式袈裟。人物面

相方瘦,身軀扁平。北朝後期的北周時期彩塑進一步民族化。


                  


                                                 敦煌莫高窟,第253窟佛像

)壁畫


    北朝時期壁畫,在石窟內大致有固定佈局:四壁上部為繞窟一週的天宮伎

樂;中部為壁畫的主要部分,或滿壁千佛,或佛說法圖和千佛,或佛說法圖和千

佛及釋迦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畫;下部為繞窟一週金剛力士,或裝飾圖案。北

朝前期的窟頂均繪裝飾圖案,後期的窟頂在覆斗頂與人字披頂增繪本生、佛傳故

事畫、千佛等。按壁畫內容可分為五類:


1、尊像畫 表現佛教諸神,有構圖嚴謹的佛說法圖;有既千篇一律,又色彩繽紛

的十方諸佛,即千佛;有排列有序,舞姿婀娜、作群舞的供養菩薩;有高居天宮

樓閣歡暢地奏樂歌舞的伎樂天;有健壯有力,濃眉怒目,驅逐魔鬼的護法神—--

金剛力士。

                 


         

                          
金剛力士壁畫


  

2、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畫 本生故事畫表現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為菩薩時行

種種善行,救度眾生事蹟,此類題材有毗楞竭犁王身釘千釘、虔闍尼婆犁王身燃

千燈、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九色鹿王(行忍辱)拯救溺

人、摩訶薩埵太子捨身飼虎、雪山大士施身聞偈、須達拿太子以子妻施婆羅門、

獨角仙人為淫女所騎、須闍提太子割肉事親復國、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睒子孝養

盲親等;因緣故事畫表現釋迦牟尼成佛後說法教化眾生、度化外道的各種事蹟,

有須摩提女請佛、沙彌守戒自殺、五百盲賊得眼皈依、微妙比丘尼現身說法;佛

傳故事畫描繪釋迦牟尼一生或某些主要事蹟的故事。故事畫的主題思想大多為堅

持出家修行,強調佈施、忍辱、持戒的修行方法,宣傳懲惡揚善、因果報應、佛

法威力的佛教思想。至北朝晚期的故事畫逐漸地民族化,則滲透進中國傳統的忠

君、孝悌、仁愛、和順、父子恩等的儒家思想。故事畫的結構形式多樣:主要有

主體式單幅畫,以一個畫面表現故事的一個典型情節;異時同圖單幅畫,一個畫

面上表現故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若干個情節;多幅連環畫,多個畫面表現有

時間、有地點、有完整情節的故事。

              

                                               摩訶薩埵太子本生故事壁畫


3、神話人物畫 為佛教傳入之前,中原漢地流行的道教神話人物形象,此類畫出

現於北朝後期,傳自於中原,有乘坐龍車、鳳輦的東王公、西王母,蛇身人面的

伏羲氏、女媧氏,昂首飛騰的東方之神青龍,振翼奔騰的西方之神——白虎,展

翅欲飛的南方之神——朱雀,龜蛇相交的北方之神——玄武,兩耳豎過頭頂,臂

生羽毛,長生不死的羽人,獸頭人身振臂運轉連鼓的雷神、獸頭人身手執鐵鑽敲

擊的礔電等等。


                     


                                                          西王母故事壁畫


4、供養人畫像 出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屬為祈福求願,在窟內繪畫的禮佛

畫像。多繪於主要壁畫的下方,形象較小,高不及尺,男女分列成行,僧尼為

首,世俗人物隨後,有王公貴族和侍從像,有少數民族人物形象。服飾有中原漢

裝,西域胡裝,漢胡混合裝。


             



5、裝飾圖案 裝飾石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的紋樣。北朝時期是以表現石窟建築形

式為特徵的建築裝飾圖案。圖案分佈於中心塔柱窟人字披頂兩披的望板、椽、

枋、斗栱及平頂,殿堂窟的覆斗頂,以及不同類型洞窟的佛龕龕楣、彩塑背光、

四壁壁帶等處。平頂飾平棋圖案,均為三層方井疊套,井心繪大蓮花,錯疊的井

角繪火焰紋、飛天、忍冬等紋樣。覆斗頂正中飾華蓋式藻井,井心垂大蓮花,四

邊飾忍冬、雲氣、火焰紋,井外飾垂幔、彩鈴。人字披頂的椽間望板、壁帶邊

飾、龕楣的主要紋樣有蓮荷紋、忍冬紋、祥禽瑞獸紋、雲氣紋、幾何紋等等。


             



    前期壁畫以土紅為底色,人物造型健壯,比例適度,穿西域式衣冠服飾,面

部與肢體暈染採用西域表現明暗的凹凸法,以表現人物面部和肢體的立體感,此

時色彩質樸厚重,線描細勁有力。這是中原傳統藝術和西域藝術的結合。後期壁

畫為兩種風格,一種風格大體繼承前期特徵,傳自西域的暈染法又有新的發展;

另一種風格的壁畫,以白色為地色,人物身材修長,相貌清瘦,眉目疏朗,神情

瀟灑,風骨飄逸,穿漢式方領深衣大袍,面部以民族傳統暈染法在面頰涂紅色,

此時色彩清新明快,線條秀勁灑脫,運筆疾速,富於韻律感。這種風格是傳自於

中原的新風。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四十年。

願教授: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呼吸法及運轉法、

大小周天功(內丹功)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等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年間已教二百多人,包括醫生、護士、

高級警務人員、消防員、高級行政人員、

商人、科研人員、教師、學生、病人等

----只在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此手機可用what’s app)

梁先生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

「八段錦」與奇經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