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簡介 (下)
八段錦簡介
(下)
八段錦習練要領
1.鬆靜自然
鬆靜自然,是練功的基本要領,也是最根本的法則。鬆,是指精神與形體兩方面的放鬆。精神的放鬆,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狀態;形體上的放鬆,是指關節、肌肉及臟腑的放鬆。放鬆是由內到外、由淺到深的鍛煉過程,使形體、呼吸、意念輕鬆舒適無緊張之感。靜,是指思想和情緒要平穩安寧,排除一切雜念。放鬆與入靜是相輔相成的,入靜可以促進放鬆,而放鬆又有助於入靜,二者缺一不可。自然,是指形體、呼吸、意念都要順其自然。具體來說,形體自然,要合於法,一動一勢要準確規範;呼吸自然,要莫忘莫助,不能強吸硬呼;意念自然,要“似守非守,綿綿若存”,過於用意會造成氣滯血淤,導致精神緊張。需要指出的是,這裏的“自然”決不能理解為“聽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需要習練者在練功過程中仔細體會,逐步把握。
2.準確靈活
準確,主要是指練功時的姿勢與方法要正確,合乎規格。在學習初始階段,基本身形的鍛煉最為重要。本功法的基本身形,通過功法的預備勢進行站樁鍛煉即可,站樁的時間和強度可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狀況靈活掌握。在鍛煉身形時,要認真體會身體各部位的要求和要領,克服關節肌肉的酸痛等不良反應,為放鬆入靜創造良好條件,為學習掌握動作打好基礎。在學習各式動作時,要對動作的路線、方位、角度、虛實、鬆緊分辨清楚,做到姿勢工整,方法準確。靈活,是指習練時對動作幅度的大小、姿勢的高低、用力的大小、習練的數量、意念的運用、呼吸的調整等,都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特別是對老年人群和體弱者,更要注意。
3.練養相兼
練,是指形體運動、呼吸調整與心理調節有機結合的鍛煉過程。養,是通過上述練習,身體出現的輕鬆舒適、呼吸柔和、意守綿綿的靜養狀態。習練本功法,在求動作姿勢工整、方法準確的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好姿勢的高低和用力的大小,對有難度的動作,一時做不好的,可逐步完成。對於呼吸的調節,可在學習動作期間採取自然呼吸,待動作熟練後再結合動作的升降、開合與自己的呼吸頻率有意識地進行鍛煉,最後達到“不調而自調”的效果。對於意念的把握,在初學階段重點應放在注意動作的規格和要點上,動作熟練後要遵循似守非守,綿綿若存的原則進行練習。
練與養,是相互並存的,不可截然分開,應做到練中有養、養中有練。特別要合理安排練習的時間、數量,把握好強度,處理好“意”“氣”“形”三者的關係。從廣義上講,練養相兼與日常生活也有著密切的關係。能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將有助於提高練功效果,增進身心健康。
4.循序漸進
八段錦對於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和運動強度。因此,在初學階段,習練者首先要克服由於練功而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如肌肉關節酸痛、動作僵硬、緊張、手腳配合不協調、顧此失彼等。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和數量的習練,才會做到姿勢逐漸工整,方法逐步準確,動作的連貫性與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對動作要領的體會不斷加深,對動作細節更加注意,等等。
在初學階段,本功法要求習練者採取自然呼吸方法。待動作熟練後,逐步對呼吸提出要求,習練者可採用練功時的常用方法——腹式呼吸。在掌握呼吸方法後,開始注意同動作進行配合。這其中也存在適應和鍛煉的過程,不可急於求成。最後,逐漸達到動作、呼吸、意念的有機結合。由於練功者體質狀況及對功法的掌握與習練上存在差異,其練功效果不盡相同。良好的練功效果是在科學練功方法的指導下,隨著時間和習練數量的積累而逐步達到的。因此,習練者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應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合理安排好運動量。
八段錦功法問答
1.怎樣才能掌握好健身氣功
說得通俗一點,健身氣功八段錦練習的運動量,就是指一次練習多長時間,做幾遍,及所採取的姿勢高低與用力的大小的總和。一般情況下,一周應不少於5次練習,每次練習在40分鐘,做1至2遍,每遍之間休息2分鐘,加上開始的準備活動和結束的整理運動,一次練習在50分鐘左右為宜。如時間或身體健康情況不允許,可在一天中合適時間安排1~2次練習,每次練習15~30分鐘,數量1至2遍,也可將整套拆開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來練習,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由於受到性別、年齡、身體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練習者個體差異很大,不應攀比,心態要平衡,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運動量安排得是否合理,是練習的最關鍵環節,任何一種模式的選擇都有其局限性。對運動量的掌握應以本體感覺為准,其最簡便有效的檢測方法是運動後精神愉快、脈搏穩定、血壓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表明運動量是適宜的。如果運動後身體明顯疲勞,脈搏長時間得不到恢復,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則表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進行調整。
2.形體活動應重點注意事項
形體活動包括兩方面,一是姿勢,二是運動過程。對於初學者,在練習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如基本身型有毛病就會給人感覺到動作處處彆扭,因為身型貫穿於形體活動的始終。正如古語所說,“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散亂”,可見基本身型的重要。當學會功法後,應進一步在動作的規格要領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動作準確,要領得法,姿勢優美,動作大方。因為會做並不等於做得對,更不等於做得好,需要有一個反復練習提高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動作開始由緊變鬆,由鬆變沉,由沉變穩,功夫逐漸上身。此時,應該把形體活動的重點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風格特點上,做到柔和緩慢,圓活連貫,鬆緊結合,動靜相兼,神與形合,氣寓其中。以上只是從練習的不同階段,談了健身氣功八段錦形體活動應重點注意的問題。在實際練功中這些應注意的問題都是交織在一起的,只不過是有所側重而已。還有三調之間的關係處理也至關重要,在這裏就不展開談了。
另外,在形體活動中同樣要注意因人而異。對姿勢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都應靈活掌握,對一時難以完成的動作不可強求,應降低難度以自己練習的舒適為好。
3.在練習中如何進行呼吸吐納
呼吸吐納是指吐出肺中濁氣,吸進清新的空氣。呼吸方法是,採用逆腹式呼吸,同時配合提肛呼吸。具體操作是,吸氣時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氣時隔肌下降、鬆腹、鬆肛。與動作結合時是起吸落呼,開吸合呼,蓄吸發呼,在每一段主體動作中的鬆緊與動靜變化的交替處,採用閉氣。因每個人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存有差異,功法的動作幅度也有大小、長短之別,對呼吸的方法要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氣息不暢應隨時進行調節。練習中對呼吸吐納的總體把握是,在初學階段以自然呼吸為好,待動作熟練後可根據呼吸方法結合動作逐漸練習,呼吸應柔和均勻,不可追求深長,其間自然呼吸在練習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這樣,經較長一段時間的鍛煉,呼吸與動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進入不調而自調狀態。
呼吸吐納是指吐出肺中濁氣,吸進清新的空氣。呼吸方法是,採用逆腹式呼吸,同時配合提肛呼吸。具體操作是,吸氣時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氣時隔肌下降、鬆腹、鬆肛。與動作結合時是起吸落呼,開吸合呼,蓄吸發呼,在每一段主體動作中的鬆緊與動靜變化的交替處,採用閉氣。因每個人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存有差異,功法的動作幅度也有大小、長短之別,對呼吸的方法要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氣息不暢應隨時進行調節。練習中對呼吸吐納的總體把握是,在初學階段以自然呼吸為好,待動作熟練後可根據呼吸方法結合動作逐漸練習,呼吸應柔和均勻,不可追求深長,其間自然呼吸在練習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這樣,經較長一段時間的鍛煉,呼吸與動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進入不調而自調狀態。
4.練習健身氣功會不會出偏
“出偏”是指人的機體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較為嚴重的功能紊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呼吸與意念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走火”與“入魔’。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導引術,其方法簡單易行,練習中大腦始終處於覺醒狀態,對呼吸和意念的要求不像靜功和有些動功要求那麼高。只要按健身氣功八段錦書中習練要領去做,不可能會出偏。但在練習中,個別初學者有出現過頭暈、噁心、手足麻木、心慌氣短等現象。這多與體質虛弱、沒有休息好和身體不舒服還堅持練習,或過於認真而出現緊張有關。只要暫時停止練習,稍加休息症狀即可消除。也有練習後感到身體不適的,這主要與運動量過大有直接關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出偏”是指人的機體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較為嚴重的功能紊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呼吸與意念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走火”與“入魔’。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導引術,其方法簡單易行,練習中大腦始終處於覺醒狀態,對呼吸和意念的要求不像靜功和有些動功要求那麼高。只要按健身氣功八段錦書中習練要領去做,不可能會出偏。但在練習中,個別初學者有出現過頭暈、噁心、手足麻木、心慌氣短等現象。這多與體質虛弱、沒有休息好和身體不舒服還堅持練習,或過於認真而出現緊張有關。只要暫時停止練習,稍加休息症狀即可消除。也有練習後感到身體不適的,這主要與運動量過大有直接關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在練習中怎樣進行心理調節
心理調節,指練功者對思維活動的調控,也稱調心,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如何運用意念。在練習時的意念活動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動作過程。它包括動作的規格、要點、重點部位及呼吸。可能有人會問,這麼多內容如何意守,會不會顧此失彼。其實操作起來非常容易,它同調身調息一樣,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練功初期,也就是學習動作階段,主要是意念動作規格和要點,在熟練提高階段重點是意念動作技術環節,注重風格特點,使意念與呼吸相協調。隨著功法的熟練、技術水平的提高,動作趨於自動化,呼吸也近於自調,這時的意念也隨之越來越恬淡,最後達到動作、呼吸、意念協調一致。
5.八段錦意守的重點部位
預備式——意守丹田,寧靜心神,調整呼吸,端正身型。雙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暢,兩掌上托氣從關元提至天突,兩掌下落氣從天突降至關元。左右開弓似射雕——開弓勁達脊背,意至食指商陽。調理脾胃須單舉——意想丹田,伸拉兩脅,吸入清氣,呼出濁氣。五勞七傷往後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後瞧轉動頸部大椎,展肩勁達脊背,蹲身氣沉丹田。搖頭擺尾去心火——搖頭放鬆大椎,擺尾轉動尾閭,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湧泉。雙手攀足固腎腰——摩運膀胱經,暢通任督二脈,意念守在命門,氣息沉至丹田。攢拳怒目增氣力——左右擰轉脊柱,氣力發於丹田,旋腕用力抓握,兩眼怒目睜圓。背後七顛百病消——腳趾用力抓地,百會向上虛領,放鬆肢體下顛,吸氣呼氣想丹田。收式——氣息歸元守丹田,靜養一會再還原。
預備式——意守丹田,寧靜心神,調整呼吸,端正身型。雙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暢,兩掌上托氣從關元提至天突,兩掌下落氣從天突降至關元。左右開弓似射雕——開弓勁達脊背,意至食指商陽。調理脾胃須單舉——意想丹田,伸拉兩脅,吸入清氣,呼出濁氣。五勞七傷往後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後瞧轉動頸部大椎,展肩勁達脊背,蹲身氣沉丹田。搖頭擺尾去心火——搖頭放鬆大椎,擺尾轉動尾閭,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湧泉。雙手攀足固腎腰——摩運膀胱經,暢通任督二脈,意念守在命門,氣息沉至丹田。攢拳怒目增氣力——左右擰轉脊柱,氣力發於丹田,旋腕用力抓握,兩眼怒目睜圓。背後七顛百病消——腳趾用力抓地,百會向上虛領,放鬆肢體下顛,吸氣呼氣想丹田。收式——氣息歸元守丹田,靜養一會再還原。
(完)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四十年。
願教授 :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呼吸法及運轉法、
大小周天功(內丹功)等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等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年間已教二百多人,包括醫生、護士、
高級警務人員、消防員、高級行政人員、
商人、科研人員、教師、學生、病人等
----只在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此手機有 what's
app)
5963
2671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