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與十二經脈 (上) 



易筋經與十二經脈 () 
    人體的十二經脈運行氣血,十二經脈通暢則氣血調和,身體健康。相反,十二經脈不通則氣血阻滯,百病始生。
    《易筋經》之筋,指的就是十二經筋(這裏實指經脈) ()
    「易」是改變、改善,「易筋」就是改善十二經脈。《易筋經》就是改善十二經筋的方法(經典),而根本目的是修煉十二經脈。     
    一般的運動也鍛煉十二經筋,但不是系統地對某一條經筋進行修煉,所以很難啟動十二經脈。而易筋經的玄妙之處,就是通過特定的姿勢,使整條經筋處於激發態,從而刺激了所對應的整條經脈,使整條經脈處於有序的狀態,加強了經脈的通導性,使氣血通暢,增強人體的內勁(內力)。這裏的關鍵是站樁時要姿勢準確,因為每一勢樁的姿勢都是針對所練經筋而設定的。)

 
練功注意事項 :
    1
《易筋經》每勢皆為站樁功。現今流行的各種《易筋經》功法,就是把很多姿勢當作動功來練,功效並不顯著。喜愛易筋經的朋友可以通過站樁功的鍛鍊,體會得到《易筋經》應有的功效。  
  2心要寧靜,無思無為,寂然不動。
    3每一樁勢皆分為左勢與右勢,以足為準,左足在前練的是左側經筋,為左勢;右足在前練的是右側經筋,為右勢。即使正立的各樁勢也分為左勢與右勢。仔細觀察古傳的圖示,就能發現每勢雙足都不平齊,正立樁勢的雙足前後相差三寸許。
   4《易筋經》各樁勢的共同要點是頭領身鬆。頭領,用頭領周身,站樁時,意念是用頭的領勁把全身領起,領勁要達足跟,整個身體仿佛吊起來一樣。身鬆,身體要放鬆,自然下墜,不用支撐力,只有放鬆得好,頭領之勁才能到達足跟。頭領時隔肌最容易緊張,放鬆心口窩使隔肌放鬆,周身也容易放鬆,重心自然下降。要之,頭領使精神提起,身鬆使重心下墜,二者一上一下的對立統一,使經筋處於激發狀態,加強經脈通導性。

   樁勢

 第一節 手三陽樁勢

  手三陽經皆循行於上肢外側,其中手陽明經在上,手太陽經在下,手少陽經在中間。 
  手陽明經生向前之真力,手太陽經生向左右開之真力,手少陽經生向下之真力。

(1)
韋馱獻杵第一勢——手陽明經筋(經脈)
樁勢要領:如圖1,左勢雙足立定外八字,左足在右足前方三寸許,雙肘與肩同高,雙手心斜向相對,左手比右手向前三寸許。站樁時背要裹圓,內腰脊要直。頭領身鬆,目視前方。右勢反之。

                    

        
  
                              圖 
 
經筋(經脈)循行:

    手陽明經筋(經脈)分佈於食指、臂的外側前緣、肩前肩胛及面頰。初站此樁,首先是肩前和上臂前緣酸麻熱脹,常練自然消失,漸會感到手陽明經筋(經脈)循行部位有通暢之感,並且掌上生出向前之真力。 

(2)
韋馱獻杵第二勢——手太陽經筋(經脈) 
 樁勢要領:如圖2,右勢,雙足併攏成外八字,右足比左足向前三寸許。頭正,目平視、雙臂側平舉,掌心向上,腰脊要直。
  經筋(經脈)循行:手太陽經筋分佈於手小指、臂的外側後緣、耳周圍及面頰。初站此樁,肩後側、上臂後側會出現酸麻熱脹等現象,久站自然消失,隨後出現通暢輕快之感,雙掌生出向左右開的真力。
             
                     
                                   



                                                                        2
   
(3)
韋馱獻杵第三勢------手少陽經筋(經脈)

  樁勢要領:如圖3,雙手置於頭頂,掌心向上,手指相對,腰脊要直,頭要領,身要鬆。注意:雙肩不可端,要沉肩。 
  
                                                 
                                       
                                                                         3

 
  經筋(經脈)循行:手少陽經筋分佈於無名指、臂的外側中間(介於手陽明和手太陽經筋之間)、肩上頸側與面頰兩側。初站樁,肩上端易酸脹,久之自然消失。勁到一定程度,手少陽經筋循行部會出現通暢輕快之感,隨之掌上生出向下之真力。 
  
() : 古人最初將筋與脈相混稱「筋脈」,後逐漸將筋與脈分開。筋者,肉之力也。故筋乃是肌肉的總稱。古人將全身的筋肉,按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劃分為十二組肌肉群,仍以手足三陰三陽之名稱之。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四十年。  
                                    願教授 :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呼吸法及運轉法、  
                    大小周天功(內丹功)等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等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年間已教二百多人,包括醫生、護士、 
       高級警務人員、消防員、高級行政人員、
      商人、科研人員、教師、學生、病人等   
         ----只在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此手機有 what's app)
                        5963 2671
                        梁先生洽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八段錦簡介 (上)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