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與奇經八脈


 
八段錦」與奇經八脈


    「八段錦」歷史悠久,簡單易學,功效顯著。很多人都曾學習「八段錦」這套體操式動功,但不知道它與奇經八脈的關係。八段錦一般有八個招式,它之所以稱作錦,一說是由於其似錦之柔和優美,一說是岳飛所創「崩斷金」之轉音。「八段錦」之名目前可考是見於北宋。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說:「政和七年,李似矩為起居郎,……似矩素於聲色簡簿(即不喜好聲色),多獨止於外舍,仿方土熊經鳥伸之術(導引術),得之甚喜。……嘗以夜半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可見,八段錦在北宋即已流傳,八段錦在宋朝時代就十分的流行,可以說是一般民眾的保健運動。

  


    八段錦在流傳過程中,有坐功和站功的分別。站功從清朝開始又分南北兩派,北派託名岳飛所傳,以剛為主,南派附會梁世昌所傳,以柔為主,自宋朝至清朝所流傳的八段錦套路歌訣有多種。但八段錦功與宋《道樞·眾妙篇》一脈相承。八段錦坐功與《修真十書》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脈相傳,八段錦並不限於每個套路只有八式,也可以單式、幾式、十幾式、二十幾式、三十幾式,乃至八十幾式,甚至百式不等。但它們的共同目的是治病、防病健身。凡以治病、防病健身為主要目的的導引,都歸屬於八段錦系統。

    我在年青時已先後學了剛和柔的八段錦,只當作一般的體操方法。後來,我知道八段錦的鍛鍊和調理臟腑有關,例如「調理脾胃須單舉」。李章智《以奇經八脈新解八段錦》一文,提出八段錦奇經八脈的關係。現摘錄了該文的要點,並略作補充,和各位網友分享。

從表(),可見每招和奇經八脈中各經脈的關係:

第一招 兩手托天理三焦 陽維
第二招 左右彎弓似射雕 陰蹻
第三招 調理脾胃須單舉 陰維
第四招 五勞七傷往後瞧 陽蹻
第五招 搖頭擺尾去心火 帶脈
第六招 兩手攀足固腎腰 衝脈
第七招 攥拳怒目增氣力 任脈
第八招 背後七顛百病消  督脈

從表(),可見奇經八脈中各經脈的循行路線與主治的症狀,結合兩表來看,就可以了解練習八段錦功法的內涵與依循的方向。

經 脈 循 行 路 線   症 狀        所 主 功 能
督 脈 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   海。    督 之 為 病 ,      脊 強 而               厥。 (《脈   經》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        總督一身陽           脈,  故稱陽         脈之海。
任 脈 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  任 之 為 病 , 其  內 苦 結, 男 子 為 七 疝(七種疝病的合稱), 女 子 為 瘕 聚(主要症狀為腹部臍下有硬塊,推之可移,痛無定處)       統任一身陰          脈,故稱陰          脈之海。
衝 脈 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  衝 之 為 病 ,   逆  氣 而 裏 急 。      統領先天之元       氣與後天之穀       氣,故稱經脈       之海。
帶 脈
帶脈足少陰經脈,上膕別走太陽經,合腎十四椎屬帶,起于季脅繞身行。
(帶脈橫圍於腰,狀如束帶。)
 帶 之 為 病 ,   腹滿 , 腰 溶   溶, 若 坐 水 中   。     主約束諸脈。
陽 蹻 脈
陽蹻脈起於跟中,上合三陽外踝行,從脅循肩入頸頄,屬目內眥太陽經。
(陽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
 陽 蹻 為 病 ,   陰緩 而 陽 急 。    本屬足太陽之       別脈,主一身       左右之陽經。
陰 蹻 脈 陰蹻亦起於跟中,少陰之別內踝行,上循陰股入胸腹,上至咽喉至睛明。  陰 蹻 為 病, 陽   緩 而 陰 急 。    本屬足少陰之       別脈,主一身       左右之陰經。
陽 維 脈 陽維脈起足太陽,外踝之下金門疆,從胻背肩項面頭,維絡諸陽會督場。   陽 維 為 病 ,      苦 寒 熱 。      維繫諸陽脈,      主一身在表之       經。
陰 維脈 陰維脈起足少陰,內踝上行穴築賓,循腹至乳上結喉,維絡諸陰會於任。   陰 維 為 病 ,      苦 心 痛 。    維繫諸陰脈,       主一身在裏之       經。

       關鍵詞:八段錦 奇經八脈 氣功 動功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1)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呼吸法及運轉法、 

                                
內丹功--大小周天功等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老六路)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餘年間已教二百多人,
                         
                                      包括中醫、西醫、
            
                              護士、警務人員、消防員、

                               行政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修習者及

                                           各行各業人士等

                    
聲明----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梁先生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