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中醫治療學專著。8卷,70篇。東晉葛洪著。

    原名《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係作者將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錄其中可供急救醫療、實用有效的單驗方及簡要灸法彙編而成。經梁代陶弘景增補錄方101首,改名《補闕肘後百一方》。此後又經金代楊用道摘取《證類本草》中的單方作為附方,名《附廣肘後方》,即現存《肘後備急方》,簡稱《肘後方》。

              


    葛洪字稚川,丹陽郡句容人。元帝為丞相時,辟為掾。以平賊功,賜爵關內侯,遷散騎常侍。自乞出為句漏令。後終於羅浮山,年八十一。事跡晉書·本傳》。是書初名《肘後救卒方》,梁陶宏景補其闕漏,得一百一首,為《肘後百一方》。金楊用道又取唐慎微證類本草諸方附於肘後隨證之下,為《附廣肘後方》。元世袓至元間,有烏某者,得其本於平鄉郭氏,始刻而傳之。段成己為之序,稱葛、陶二君共成此編,而不及楊用道。此本為明嘉靖中襄陽知府呂顒所刊,始並列葛、陶、楊三序於卷首。書中凡楊氏所增,皆別題附方二字,列之於後。而葛、陶二家之方則不加分析,無可辨別。案《隋書·經籍》,葛洪《肘後方》六卷,梁二卷。陶宏景補闕《肘後》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藝文》止有葛書而無陶書。是陶書在隋已亡,不應元時復出。又陶書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楊用道所附袛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書本無百一方在內,特後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書凡分五十一類,有方無論,不用難得之藥,簡要易明。雖頗經後來增損,而大旨精切,猶未盡失其本意。

    該書主要記述各種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治療方藥、針灸、外治等法,並略記個別病的病因、症狀等。書中對天花、恙蟲病、腳氣病以及恙蟎等的描述都屬於首創,尤其是倡用狂犬腦組織治療狂犬病,被認為是中國免疫思想的萌芽。該書今有明、清版本10余種。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肘後救卒方》成書年代

    《肘後救卒方》成書年代目前沒有具體的結論。學者嘗試從葛洪的生平入手,對此問題進行探討。考察現存本《肘後方》的內容,推論《肘後救卒方》一書成書時間與《抱朴子》內外篇相當,大約在葛洪隱居羅浮山,師事鮑靚並與鮑姑成婚返回句容之間。上限是公元306年,下限是公元317年。

    葛洪曾兩次隱居羅浮山,第一次是光熙元年(306) 24 歲的葛洪從句容赴廣州。在羅浮山師事鮑靚,並與鮑姑成婚。公元315 年-317 年左右歸鄉。在長期資料積累的基礎上開始寫作,直至公元317 35 歲時,完成《抱朴子》、《玉函方》、《肘後救卒方》等書籍。葛洪二赴羅浮山在晉成帝咸和八年,率子侄從句容赴勾漏,滯留羅浮山修道煉丹,直至終老。在此期間他的主要精力用於煉丹,並撰述相關丹書。(見蕭紅艷《道教典籍<肘後救卒方>成書時間考》)

醫學成就

    《肘後備急方》中收載了多種疾病,其中有很多是珍貴的醫學資料。這部書上描寫的天花症狀,以及其中對於天花的危險性、傳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確。書中還提到了結核病的主要症狀,並提出了結核病“死後復傳及旁人”的特性,還涉及到了腸結核、骨關節結核等多種疾病,可以說其論述的完備性並不亞於現代醫學。書中還記載了被瘋狗咬過後用瘋狗的腦子塗在傷口上治療的方法,雖然該方法沒有作用,但是原理上還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另外,對於流行病、傳染病,書中更是提出了“癘氣”的概念,認為這絶不是所謂的鬼神作祟,這種科學的認識方法在當今來講,也是十分有見地的。書中對於恙蟲病、疥蟲病之類的寄生蟲病的描述,也是世界醫學史上出現時間最早,敘述最準確的。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四十年。

教授氣功及楊式太極拳

(1)健身氣功--- 
由淺至深,由簡至繁。
減輕壓力,改善失眠。
青春常駐,健康長壽。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心法等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加強自衞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年間已教超過百人,   

      包括醫護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研習者及各行各業人士。
    
     聲明只在屯門黃金海岸地區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梁先生洽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八段錦簡介 (上)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