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仔真有其人 (上)


張保仔真有其人 ()

 
時代背景
 
          滿清嘉慶年間,從江浙以至閩廣,再伸延到越南東京灣,都有海盜為患。在江浙至福建沿海活動的海盜,以蔡牽的勢力最大;而廣東以至東京灣的海盜,即所謂「華南海盜」則以鄭氏的系統為主,他們的領袖曾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和叔父的親屬或部下,例如鄭七(原名耀煌)鄭一(名文顯,又名耀一)鄭一嫂(原名石陽,又名石香姑)張保(張保仔)實際上是鄭一和鄭一嫂的得力助手或海盜頭目,只因張保仔的名氣較大,於是一般人都把張保仔當作首領罷了。

              


   張保,人稱張保仔,亦稱亞保仔,為十九世紀初廣東海盜,為香港人所熟知之人物。坊間流傳其事蹟及掌故不少,惟訛傳甚多,部份事實且被誇大。因此,不少人誤以為張保仔是虛構的人物。
 
          要了解張保或張保仔的生平事蹟,最好先認識清代華南海盜的簡史。
 
          華南海盜泛指於1790年至1810年活動於廣東沿海和內河水道的海盜群,於1805年踏入全盛時期,高峰期時人數約有57萬人,當中著名的海盜有鄭一、張保仔、郭婆帶、蔡牽等。

       

                                                   嘉慶年間 澳門葡人助清政府剿滅海盜


華南海盜的發展,大概可分四期:

1.早期--廣西江坪小股海盜

    早期的江坪小股海盜,多為江坪一帶的漁民和商人,他們因經濟困難走投無路而當起海盜,海盜的行事多是採取短促而快捷的行動方式,他們多從越南起航,突襲華南一帶的海船,事成後會逃回越南,避開清廷水師的追捕。小股海盜行事往往是偶然發起,沒有組織,行事亦以謹慎為宗旨,其採用的武器亦是十分的簡陋,如匕首、刺刀等,他們很少有興趣以後繼續幹下去。
 
2.中期--越南西山政權扶植下的華南海盜
 
    18世紀晚期,越南爆發西山政變,西山叛亂軍奪得政權,然而仍急需海上戰力以對付越南南部的阮氏家族以及北方的鄭氏家族以鞏固剛建立的西山政府,亦急需物資以應付軍事開支。於是便以授與官軍頭銜為誘因,賦予海盜為西山軍募集勢力的權力,在各取所需的情況,華南海盜陳添保、莫官扶、鄭七(1)等人受聘與西山軍建立夥伴關係。在西山政府的認可下,海盜具有封官贈銜的能力,成了吸收兵員的重要手段,小股海盜勢力亦因此日漸壯大,並懂得了怎樣在海上使用武器和建立據點,成為一個個包含盜首,頭目稱謂的有龐大組織,建立了一個海盜活動體系(2)。雖然中國官員對華南海盜勢力的增長有所警惕,但由於海盜當時的活動範圍多圍繞越南水域,又鑑於清廷和西山軍的外交問題,清廷與華南海盜的直接衝突尚未白熱化,越南成為華南海盜強而有力的避風港。
 
3.全盛時期--聯盟制度下的海盜集團
 
    時移勢易,西山軍於1802年為南方阮軍所敗,為了向清廷表示友善,阮軍開始對華南海盜趕盡殺絕,莫官扶、鄭七等海盜魁首被殺。頓失西山政權依靠的海盜唯有回到廣東沿海地區發展。鄭七死後,堂弟鄭一繼其位。盤踞越南之海盜回歸,致使華南海盜的勢力競爭白熱化,海盜各自形成大小規模不同的組織,彼此互相攻擊,華南海盜數量因此曾一度減少。1805年,為了避免海盜集團因內鬥而滅亡,多個海盜領袖結成海盜聯盟,分成六旗(紅、黃、青、藍、黑、白旗),並立下合約,其內容主要為了防止更多的內部衝突,規定各旗的海上行為。(3) 當中香港著名海盜張保仔便隸屬於紅旗鄭一旗下。當大部份的華南海盜組織因此結合成一個單一聯盟,勢力大增,他們的行動亦從小股勢力時的隨意搶掠,改變成有計劃的劫掠行動,1805年後被攻擊的華南海域商船數量因此有明顯的增加。關於各旗代表,列表如下:

海盜旗
領袖及主要人物 (括號內為原名、別名或外號)

鄭耀一(文顯、鄭一或鄭乙)、鄭一嫂、張保仔
鄭一死後,鄭一嫂、張保仔領其眾,蕭稽蘭(香山二)、梁皮保、蕭步鰲等為得力手下。


吳知青(東海霸、東海伯、東海八)
軍師:李宗潮


李尚青(金牯養或蝦蟆養)

麥有金(烏石二或鄔石二)、麥有貴、麥有吉
謀士:海康附生黃鶴


郭婆帶(原名郭學顯),馮用發、張日高、郭就喜為其手下。

梁寶(總兵寶)
                                   (上表內容主要根據《番禺縣志》)
 
4.衰落期--華南海盜勢力的崩潰
 
    華南海盜勢力崩潰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之一歸咎於其內部組織不和,當中直指黑旗盜首郭婆帶與紅旗盜首張保仔之爭。郭婆帶和張保仔先後向清廷投降,而張保仔更協助清軍平定其他海盜,於是華南海盜勢力宣告崩潰。


張保的身世
 
           張保
(1786-1822)本新會江門漁民之子,被鄭一所虜,後淪為盜。《靖海氛記》中載:「張保,新會江門漁人子,……十五歲,隨父在舟中取魚,遇鄭一遊船至江門劫掠,保遂為所擄,鄭一見之甚悅,令給事左右。」(4)


 
    其獲升頭目之由,《靖海氛記》復記:「保聰慧,有口辨,且年少色美,鄭一嬖之,未幾升為頭。」
 
張保之被重用
 
  嘉慶十二年(1807)十月十七日,鄭一於颱風中沉船溺死,鄭一嫂(即石陽或石香姑)領其眾,張保則助鄭一姪安邦。因鄭安邦軟懦無能,惟張保能助鄭一嫂,故得到重用,以一船隊交其調度。
 
  《平海紀略》中載:「鄭一歿,……張保踵鄭一之餘孽以助鄭一姪安邦。安邦軟懦無能,聞砲聲輒掩耳,惟張保實左右之。……仍聽命於鄭一之妻石氏,事必請而後行。……」(5)
 
  其對鄭一嫂之恭順,故被重用。《靖海氛記》載:「嘉慶十二年十月十七(日),鄭一為颱風所沉,其妻石氏,遂分一軍以委保,而自統其全部,世所稱鄭一嫂是也。」(6)可見張保仍只為鄭一嫂手下的大頭目,而非該幫海盜之首領。

          


                                                     有關張保仔的史料


勢力日漸擴大
 
  《靖海氛記》復載:「保既得眾,日事劫掠,由是夥黨漸眾,船隻日多。」其勢力日漸擴大。(7)
 
  其處事公正,御下甚嚴,故能名蓋全幫。《靖海氛記》又載:「……乃自立令三條:
一、  私逃上岸者謂之反關,捉回,插耳刑示各船,遍遊後,立殺。
一、凡搶奪貨物,不得私留寸縷,必盡出眾點閱,以二分歸搶者,以八分歸庫,歸庫後謂之公項,有私竊公項者立殺。一、到村落擄掠婦女,下船後,一概不許污辱,詢籍注部,隔艙分住,有犯強奸()私合者,立殺。又慮糧食缺斷,凡鄉民貪利者,接濟酒米貨物,必計其利而倍之,有強取私毫者,立殺。……凡打單及虜掠所得,必命隨庫記部,歸於公籍,不敢有所私焉。惟劫殺搶奪,戰陣進退,各賊咸聽其指揮,有犯其令者立斬。故威行海面,人但知為張保仔云。」(8)因此,盜幫海上劫奪,或上岸搶殺,人皆以之為張保仔所為。
 
    嘉慶十三年(1808)七月,總兵林國良與張保仔戰於馬洲洋,力戰而敗,被執,罵賊死。(:保本無殺國良意,其手下遂以刃刺之,國良死,時年七十。詳下文)八月,參將林發又敗於阿娘鞋(9)十四年(1809)提督孫全謀擊之於萬山(位於珠海市東部),破之,再戰,敗於廣州灣。六月,總兵許廷桂又敗於桅夾門(10),自刎死。(11)
 
                                                               (未完)
注釋:

(1):鄭七: 鄭七(1760年-18029月),原名耀煌,因是鄭連福第七子,故而被稱為鄭七。清朝時期廣東新安(今深圳、香港一帶)人,祖籍福建汀州府武平縣(今龍岩市武平縣)華南海盜首領之一,曾被封為越南西山朝總兵,被越南阮朝殺死後,其部眾為了爭奪領導權而發生爭執,後來從弟(堂弟)鄭一繼領其軍。鄭七的祖先鄭建曾在鄭成功麾下當兵;1661年鄭建經漳州府海澄縣(今漳州市龍海市)來到廣州灣,以漁業為生。鄭建死後,其子孫都成為海盜,曾孫鄭連福、鄭連昌兩人都是新安縣一帶海盜首領。

(2):穆黛安著、劉平譯:《華南海盜(1790-1810)》,頁3538

(3):穆黛安著、劉平譯,《華南海盜(1790-1810)》,
5961
(4):清道光袁永綸,《靖海氛記》,卷上,頁5
(5):清嘉慶溫承志,《平海記略》,頁1-2
(6):清道光袁永綸,《靖海氛記》,卷上,頁5
(7):同註(5)
(8):清道光袁永綸,《靖海氛記》,卷上,頁5-6
(9):威遠島,原稱阿娘鞋島,面積19.62平方公里,島形似鞋。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南,珠江口東岸。)
(10):《香山縣志云》:桅夾門在香山白蕉東,又東為媽角海內洋之最衝也,其外鶴洲、登龍洲皆昔日海寇遊息所
(11): 葉靈鳳《張保仔的傳說與真相》頁引《番禺縣志》。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命門呼吸法及運轉法、 

                                         丹道學(內丹術)等 。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老六路)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衛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年間已教二百多人,
               
                                                        包括中醫、西醫、
   
                                             護士、警務人員、消防員、

                                                 行政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修習者 及各行各業人士等

                                       聲明----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梁先生洽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

「八段錦」與奇經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