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之謎 (上)

昆侖山之謎 (下)                                                                                                                                                            昆侖山 氣候物產                                                                                 (1)氣候   昆侖山北坡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降水量小;隨著海拔的增高,暖溫帶荒漠過渡為高山荒漠,降水量隨之增加。雪線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雪線以上為終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的大冰川區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國幾條主要大河的源頭,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和塔里木河。                                                                    塔里木荒漠   (2)物產   昆侖山區有100多種高等植物,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類。野生動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野犛牛、野驢等。新疆和田的昆侖山麓出產最高質量的美玉,從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區玉石的主要來源,因此《千字文》提到「玉出昆崗」。 人文歷史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云」。        昆侖山在歷史上曾是一座名山。中國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對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大多記述都帶有神奇的色彩。如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圓八百里,高七萬尺。又說這裏有西王母的瑤池,到處長著結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樹。有些書籍還說它是黃河的發源地,黃河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搖籃,因此昆侖山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向被視為了不起的大山,起初人們並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後來通過與西域交往,在新疆于田(舊稱「于闐」)一帶發現了玉石。皇帝根據古代的圖書,錯誤地認為黃河發源於美玉產地昆侖山北麓,於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侖山。(註)                                                                                                                               玉珠峰          玉珠峰、玉墟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臺灣同胞連年在昆侖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近年來,我國地質研究者在昆侖山中發現了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這片岩溶東起莫諾馬哈雪峰,西止阿奇格庫勒湖,長350公里,寬20~30公里,岩溶地帶山勢崢嶸,形態多奇,有的石峰像祭天神壇,有的似群象、蒼龍、臥虎,還有的溶溝形如甬道、走廊、長亭。其景色大可與雲南石林、廣西岩溶媲美。  昆侖山考古 昆侖山發現3000年前古跡 顯現古代真實生活         發現墓葬                  古墓葬位於一個海拔2750米的小型山丘臺地上,周圍綠草如茵,因西側有一條名為「流水」的小河蜿蜒流過,被稱為流水古墓葬。                  流水古墓葬是當地農民改水造田沖刷坡地時逐漸顯現出來的。                  2002年,巫新華博士一行進行「玉石之路」考察時途經此處,發現了這處墓葬,隨後著手申請挖掘。         經批准,2003年7月10日至8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與和田文管所一同對流水古墓葬進行了發掘。     發掘墓葬                 2003年7月    至8月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近期對和田地區于田縣境內的一處古代昆侖山人類墓葬的發掘表明:昆侖山地區的古代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工作隊隊長巫新華博士介紹說 :「對流水古墓葬的發掘結果表明,墓葬代表的時間是距今3000年前,這是迄今為止在新疆昆侖山所發現的最早的古代文化。」     據介紹,流水古墓葬是石堆墓,墓葬從上至下依次是石堆、石圈、墓穴。墓穴是長方形、東西走向的土坑豎穴。人在墓中頭東腳西、仰身屈肢。隨葬品都是人生前的生活用品,既有刻有紋飾和素面的陶罐、陶缽,也有銅刀、銅馬銜、獸角做的馬鑣、畫眉棒、各種石料項鏈、海貝等,共100餘件。     而散落在墓穴中的海貝,使考古學家們揣測起來:它們是出自當地,還是從遙遠的海邊販運來的?有待考証。     巫新華博士說,這次出土的陶器、銅器都是首次在昆侖山地區成規模出現,其中的文化內涵及那裏與周邊地區的聯繫還有待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墓葬葬俗及它所反映的文化現象為人們瞭解3000年前昆侖山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一系列實物材料,接下來,考古所將據此復原、描述當時的生活情況。             潺潺流淌的小河旁綠草如茵,遠處的雪峰連綿起伏,那時侯,在當地生活的既有黃種人(蒙古人),也有白種人(歐羅巴人),他們過著以畜牧業為主的生活。那裏水草豐美,馬已經是人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各種手工藝品也給他們的日子增添了樂趣,例如在陶罐上刻上喜歡的紋路; 男人用銅打制了漂亮的馬銜,用獸角做了馬鑣佩帶在心愛的坐騎身上; 女人們坐在河邊用石料珠、瑪瑙穿成漂亮的鏈子戴在頸上、手上、腳上,用獸角做的畫眉棒蘸著煤精,給自己描畫眉毛,更顯嫵媚。。     這不是詩人筆下的美妙畫面,而是3000前生活在昆侖山地區的古人類的真實寫照。 註釋 :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                                                      (完)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                           (1)  健身氣功---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命門呼吸法及運轉法、                     丹道學(內丹術)等 。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老六路)等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加強自衛能力、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十年間已教二百多人,                                      包括中醫、西醫、                    護士、警務人員、消防員、                     行政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修習者 及各行各業人士等                   聲明----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2671 梁先生洽 (有what’s app)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八段錦簡介 (上)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