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過年習俗漫談



   

古代過年習俗漫談

         豬年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很多人說現在的春節過年年味淡了,沒有以前那麼快樂和多姿多彩!那麼以前古代的人是怎麼過年的呢?


    春節過年的時間是什麼時候確定的呢?大概是是東漢時期,東漢崔寔《四月民令》中有這麼一段話:“正月之旦,是為正日。”也就是從那時候,正月初一過年的習俗被確定下來並越來越豐富多彩!

    在魏晉時期,除夕就確定了下來,晉朝周處寫的《風土記》中有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為“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

                    

燃放爆竹




        拜年是中國傳統的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祝福的一種方式。

                

拜年



    
           拜年”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古老的拜年方式是: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拜年與賀年不同:拜年是向長輩扣歲,賀年是平輩之間相互道賀。拜年的方式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隊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互邀約拜年,也有的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拜年帖

        在唐朝的時候,人們發明了拜年帖,而且是皇帝帶頭。唐太宗李世民用金箔做成賀卡分發給大臣,寫上“普天同慶”四個字。當然在大臣之間也有這樣的分發。而且此習俗迅速在民間流行開來,將金箔改成了梅花箋紙。那時候的拜年帖還有個名字叫“飛帖”。這一習俗在宋朝還有,各家門口貼上一個“承福袋”,專門用來放飛帖。到了明朝這一習俗依然流行!

        宋朝開始就有吃餃子的習俗了,那時候的餃子叫“角子”。由於火藥的發明,在宋代就開始有了爆竹,除夕和春節放爆竹的習俗逐漸流行並普及了,這一項一直到了今天!當然,現在很多城市都不讓放煙花爆竹,是因為會污染到環境!

        到了明朝,除了上面的那些習俗之外,又多了一項就是正月十五賞花燈!賞花燈的同時,還有猜燈謎,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當然還有接灶神,貼門神。而現在的門神可能在農村會看到,城市裡面就只有一個簡單的福字了!

                   

貼門神

        還有一項在《本草綱目》裡有記載,其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以麵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習俗現在可能在有些農村還有,但是已經很少見了!


                                                                                                           


                                                        

本人曾跟隨楊式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
   
練功近四十年。
   
願教授 

(1)  健身氣功---

                   八段錦、易筋經、鶴翔樁;                                

    高級氣功(丹道修真)   

                               丹田命門呼吸法及運轉法、                        

鍾呂南北派內丹功、陳摶睡功

             (2)    楊式太極拳及用法、

                          太極鬆功、太極樁功、                                   

            太極推手、太極拳內功等       

           功用----減輕壓力、對抗抑鬱、

                                                     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                     
 開發人體潛能。

                       特點----功法自然、安全、符合科學,                              收費大眾化,時間有彈性。                                  個別或小組教授,迅速見效。             

      數年間已教百多人,包括中醫、西醫、

       護士、高級警務人員、消防員、
      
行政人員,武術愛好者、
    
氣功修習者及各行各業人士等

                           聲明----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可用what’s app 聯絡
       
梁先生洽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八段錦簡介 (上)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