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大師吳翼翬(上)
- 取得連結
- X
- 電子郵件
- 其他應用程式
心意六合大師吳翼翬(上)
吳翼翬(1887-1958) 遼寧鐵嶺人,寄居北京,歿於上海。出身清季官宦家庭。吳翼翬宗師於1887年(光緒十三年)丁亥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曾用名武鵬,養田,字一非,號逸叟,道號明修。祖父曾任河南道台,父親是前清文舉人,大哥吳佩卿在北京度元任錄事,二哥吳東皋在順義縣會計。吳宗師性豪任俠,崇師尊道,且潛心修養,溫文爾雅,和藹可親。
六合八法,全名「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又稱「水拳」。近世傳人之翹楚當數吳翼翬(翬,國音huī;粵音「揮」。)。吳翼翬先後師承閻國興、陳光弟、陳鶴侶,得六合八法之真傳。
吳翼翬習拳簡史
幼年時,他隨祖父遷官到達開封。開封古都,民間習武風盛。幼年的吳翼翬耳濡目染,不知不覺間喜愛上了武術。
吳翼翬於前清光緒廿一年(1895年),其父宦遊汴梁,任河道事,設行台,寓居黑堽口黃河北岸之三教莊,距河五里許,延聘張如燕先生於家塾課讀。先生時年九齡,從張公習詩書,天生慧穎,十一歲通經史,能詩文。性剛,喜技擊劍術,豫魯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村鄉市鎮習武之風,巍然大觀,到處林立場所,耳濡目染,益增尚武之心,於是與同學友好至鐵佛寺,觀僧侶習拳棒,薰陶漸染,似有所得,惜於清末重文輕武,士子文弱。吳翼翬之父不喜武道,亦不知武術為何物。吳翼翬雖有志習練拳術,但缺乏機會。
光緒廿二年(1896年)冬,吳翼翬華誕,親友來賀,而范固國是其中一位。范為前清廩生,忠厚誠樸,精技擊,善星相術數。吳翼翬與之莫逆,款待至殷,飯後茶餘,談及拳術,范固國對於南北拳術理論,頗能道其三昧,言中肯棨,精詳至微,吳翼翬大為讚許,然范固國不允教授吳翼翬。吳翼翬雖年在弱冠,而好武之志堅定,自薦願為弟子。范固國笑答少安勿躁,云拳一道,以養涵性情,健衛身心為上,切勿草草,俟遇機緣當為物色人選為之謀。范老謙不肯收,又云不投名師枉學藝也。自此之後杳無消息。
吳翼翬之父河工事畢,即返省垣,卜居老官街,方擬接篆理事廳任事,有陳君介紹閻國興給吳父相識,自光山縣來,並攜胡鳳翔、陳福成、張吉順、韓玉春,皆燕趙拳術高手,濟濟群英,會聚一堂。吳翼翬之父參觀各家名拳及刀劍槍棍,精彩超群,自此始悉古代講武,確有其事也。吳翼翬練習拳術之機會,亦由此而生。閻國興對於拳術理論,滔滔不絕,詳述其攻守健衛之功能,至微至妙,及剛柔並用之法,陰陽互應之機,因是乃得吳翼翬之父贊許學藝。光緒廿二年(1896年)冬季,閻國興先讓他學習拳術、韋馱功、三盤十二勢、六合八法、二十四氣導引術、陳摶老祖睡功法及劍術刀槍棍法等。兩年多後,范固國又介紹名家陳光第給少年吳翼翬,陳光弟與閻國興同為希夷(陳摶老祖)一門,只是各臻不同妙境而已。
吳父此際,方知文事必有武備,所謂文經武緯,為國干城,不負男兒壯志矣。
光緒廿四年(1898年),范固國,攜友陳光第先生,自黃河北岸范家灘來省垣,謁訪吳翼翬之父,敘談離愫,知閻師方授吳翼翬武技,初未便與閻師談拳學,亦因拳術家之門戶派別,成見甚深,是以不欲多所論列。迨見吳翼翬拳術精熟,出入有節, 進退得法,超卓絕倫,稱讚不已,遂請閻師談,甚相得,詎為華嶽希夷門心意法之弟子也,益增欣幸,殊途同宗,各臻妙境,從此陳光第寄寓開封,與閻師分時教授,承兩老諄諄教誨,吳翼翬集於大成。閻師因公出差潢川,乃由陳師竭誠相教,吳翼翬朝夕砥磨,細心研究,頗多進益,漸能應變知方,趨神入化。
光緒廿七年(1901年)秋,吳翼翬隨同其母及兩兄返京都,照閻、陳二老所傳武技,會萃精研,動靜自然,明奇正,知虛實,得生生不巳之妙。
除此以外,吳翼翬亦於汴梁師從宋清文學呂紅八勢。呂紅八勢,相傳為登封李逢源所遺傳。李傳潢川熊占元、魏履成,南陽邢昆,河北大名鄧展熊,鄧傳河北青縣宋老邁,宋傳子清文。吳先生即學此拳於宋清文。
據宋清文之言,呂紅又字鴻文,明之高塘人。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記載:「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其中所說的「呂紅八下」即「呂紅八勢」。
八勢名稱為:衝擊、挑掠、斬截、翻擰、穿轉、閉滾、雲撐、扳橫。
吳翼翬連學六合八法與呂紅八勢,在當時的青少年中已是寥苦晨星的人物了。
昔當清末之際,世界風雲日亟,內憂外患多事之秋。吳翼翬嘗云:「寧為武愚,莫為文弱」。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北京某學堂,考入保定北洋武備學堂。課餘之暇,不忘鍛鍊拳術,每逢星期休假, 性喜獨往散步郊外。保之城鄉有下閘觀音庵,清靜幽僻,恒往練習武功,以此僻靜幽閒之區,期有所遇,以償素願。
時值春夏之交,綠樹陰濃,天朗氣清,見兩位老人坐在石上,舉手著棋,意極瀟灑,隱逸之士。每遇必寒暄,惟言不多談,其中一位老人,鬚髮蒼白,精神矍鑠,看見吳翼翬勤苦鍛練,不厭不倦,大為嘉許,久而詢問吳的姓名、籍貫、師承等。
老人欣然起身,即興表演了片刻。吳翼翬注意觀看,不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當即向收式坐下的仙姿老者叩首,要求拜師。他說,他太高興了,從來沒見過心意六合八法打得這麼神妙,不知老師父仙名為何。老者呵呵笑著,說出了自己的姓名。原來,他便是心意六合八法之翹楚陳鶴侶大師(潘致和的弟子)!他十分高興地收下了吳翼翬這個徒弟。
陳鶴侶為心意八法之翹楚,隱居保陽,不期而遇。陳鶴侶以吳翼翬苦心求學,所學尚未能盡其善。陳鶴侶同屬六合八法一門,願完成其志,使所學得以齊全。吳翼翬遂贄之為弟子禮,復從之教。
兩年後,吳翼翬勤練陳鶴侶指點的心意六合八法,技益精進。他逐漸明白,心意六合八法門是「內養心性」、「外修形體」,但卻是一個完整的拳種體系;八法為先天之學,完全要求學練者心誠,非至誠而不能達理。這就是常言所談的,心正則意誠,意誠可以通神明。
吳翼翬在保定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曾在1915年12月15日滇桂軍閥時代總督岑春暄煊部下,擔任軍事參謀之職。
吳翼翬寄居京師多年,凡都門名家拳術,往來交流,向無偏無倚,不分門宗派別,捨短取長。自道光、咸豐年間以後,燕趙魯豫各地拳師、鏢師、巨手、名家等,參合融化,各具高妙,吳翼翬均一一吸收。
1920年代末,吳翼翬到上海傳授國術。1936年,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聘之為教務處處長,編教委員會主任,並在中央國術館傳授六合八法。
(未完)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1) 健身氣功
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命門呼吸法及運轉法、
打通任督二脈等 。
(2) 楊式太極拳
(包括推手、用法及內功心法)
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梁先生洽
(可用what’s app 聯絡)
電郵: lsw123456@gmail.com
- 取得連結
- X
- 電子郵件
-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