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家氣功之「道家秘傳長壽功法」(上)

中華道家氣功之「道家秘傳長壽功法」()


中國道家秘傳養生術包括有:站功、坐功、蹲功、跪功、卧功、滾功、爬功等七種功法,每種功法又分十三勢,為方便讀者學練,現將其中簡便易學,而又容易見效的功法予以介紹。
每種功法都有男式(乾功)及女式(坤功)之分,學者可按性別選練。
〔功法〕
1.回春功
此功有回春之功,故曰:「回春功」。因此在服氣養腎,所以又稱「服氣養腎悠功」,男稱「悠腎囊」,女稱「順陰功」。
1)預備勢: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手視,排除雜念,思想入靜。
2)起勢:深呼吸,先吸後呼,吸氣時,腳後跟提起,胸部展開,初學者用鼻吸氣,習慣後,可口鼻同時吸,使小腹鼓起,多吸新鮮空氣,呼氣時,小腹微收,兩膝順勢屈曲,腳跟落地,使肺胃濁氣從嘴排出,連續呼吸十六次。
3)全身抖動:深呼吸後,約停一分鐘,全身放鬆,保持正直,雙臂仍垂於體側,兩膝稍屈,然後使整個身體做上下彈性顫動。此時,男子雙腎囊在兩腿根部空檔中前後微微擺動(女子玉門微開)。手指略彎,伸直可覺脹感。照此抖動一分鐘,約一百六十四次。
                  

注意:抖動時,雙乳、全身肌肉、牙關和體內臟旗器管皆須有震動感覺,方為正確。
4)左右轉肩。抖動後,兩腳同肩寬平行站立,身體重心放在前腳掌上,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嘴自然微微張開,兩臂下垂。然後交替轉動兩肩肩頭。肩頭的轉動方向是:先左肩提起,由前,向上、向後、向下劃一圓周;與此同時,右肩由後往下,向前、向上劃一圓周,左右兩肩交替協調運轉,共十六次。轉肩時,要身體帶動肩,用肩帶動臂,使上體不停地扭動,擠壓五臟六腑進氣排濁。
注意:轉肩,不必主動呼吸,要依上體的扭動擠壓帶動呼吸。練習一個階段後,在安靜的環境練功時,會聽到肺部呼吸的呼呼聲:由於做功時腸胃的蠕動,還會打嗝出虛恭(放屁);初練者做轉肩動作時,以自感柔和適度為宜,不可用力過大過猛,但轉肩劃圓定要圓滿,待動作熟練,身體適應後,可逐步將圓儘力劃大為好。
作用:回春功的作用在於吐故納新,歸順內臟,暢通氣血,祛邪扶正,增元氣,順天水。學練此功,不但為做其他功法打下基礎,而且其本身對治療肩背痛,胃滿腹脹,婦女痛經以至增強體質,提高性機能,減肥健美、均有功效。故初學者,應首先練好此功。可反覆練習,每日二次,每次三、五分鐘。
2.上元功

    此功有增強元氣的作用,故曰:「上元功」。其特點是做功時用兩腿根部擠壓外生殖器,所以又稱「擠陰功」,男稱:「擠腎囊功」,女稱:「擠腎陰功」。
做法:
1)預備式: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平視。
2)起勢:左手慢慢提起,手心向上,五指略分,沿胸前正中線由下而上運行,運至胸前時右手開始跟行,左手繼續向前方運展,目光隨左手轉移,左手到頂點(但臂不伸直)後翻掌,成海底撈月下行;與左手上行的同時,左腳尖沿地運經右腳內側,虛步劃弧,向左側伸出落地屈膝,前後兩腳相距約六十公分,軀幹隨之向左轉動,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腿隨身左轉,右腳跟微提,成左腿弓步,右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相應緊扣,使腎囊有輕微的擠壓感,以上為左側動作,接著做右側動作:軀幹從左轉向右,右手順勢向前方運展,左手從下向上跟行,右手運屋至頂點翻掌,成海底撈月勢下行;與此同時,兩腳方向從左轉向右,成右腿弓步,左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緊扣,至此完成右側動作。左右兩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交替進行,各做八次,共十六次。
            

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切勿僵硬,兩手動作交替要連貫自然,不要中途停頓。此功關鍵在於兩大根部在轉體時向內靠,使其擠壓外生殖器。此勢動作按其幅度及體勢下蹲的程度可分大、中、小三種運動量行,中、老年人或初學者一般可練小、中勢,青年人可練強度大的大勢(但必須由小、中勢開始)。女性月經期,孕期忌練。
作用:起勢後兩臂自然彎曲,能夠暢通雙臂動脈,活順氣血,增進骨節肥肉彈性,防治脈管炎。因功法動作直接牽動並刺激內關、外關、手三里、曲池、肩胛、環跳和天宗眾多穴位,對防治半身不遂,老年性髖胯關節炎和肩膚周炎,以及腎虧引起的腰背痛,均有較好療效,男性悠擠腎囊,促使睾丸健壯,增強其機能,以防疝氣,精索曲張和睾墜;女性悠擠陰戶,可防治陰戶鬆弛,加強蠕動,提高排濁能力。
3.八卦形功
此功特點:雙手在體側劃弧,其軌跡似「八卦」,故曰:「八卦形功」。
做法:
1)預備勢: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腿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平視,排除雜念,思想入靜。
2)起勢:雙手自下而上抬起,成抱球勢,與肩等平,雙膝稍屈。左手繼續向上運行至關頂上方,身體向左轉45度角,上身正直,左腿弓步,右腿半弓。接著,右手在右體側劃「八卦」。劃法如下:右手從體側右下方,向前、向上運行,到頂端翻掌向後,劃一整圓,復歸原位。然後右手沿著所劃圓的垂直直徑,從下而上劃一S形。至此,右手便完成了劃「八卦」的動作。當右手劃完S形運至頂端時,翻掌經上向前劃圓,右腳順勢向前邁出一步,右腿前弓,左腿半弓,當右手劃圓至頭頂上方時,左手向左下方運行,跟著,在左體側劃「八卦",劃法與右手相同,但方向相反。當左手完成劃「八卦「動作,運行至頭頂上方時,右手從頭頂上方向右下方運行,右腳順勢後退一步,左腿全弓,右腿半弓,開始做第二次劃「八卦動作。兩手交替進行,不得停頓,左右各做功八次,共十六次,時約一分鐘。

注意:此功沿地進行。左右換功時,身體重心要後移,手劃S形要力求準確,凡遇翻掌動作時,皆挺胸、抽臂、縮肩。兩手動作的同時,身體要相應柔動,互相配合,使全身肌肉都在轉動。

作用:此勢動作廣泛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穴位,雙手不停的運行轉動,使肩井、肩髃和頸部充分運動,直接刺激人迎、天突,缺盆、風池、風府、大椎諸穴,對防治神經衰弱,頭暈頭疼、中風與腦血栓等病症效果較好;而雙手劃S形動作,對於雙肋、神封、乳根等穴位觸動較大,可防治肋膜炎,心肌炎、乳腺炎,甚至可預防癌瘤的發生,抽臂翻掌動作,強烈牽動後腦枕骨,可使大腦清醒,開竅增智,補腦功效尤佳。                              
                       
                         

                                                           
                           (未完)

           
本人曾跟太極宗師之入室弟子及
                          北京氣功師學習,練功接近四十年。
                                                      願教授

                                       (1) 健身氣功
                           八段錦、 易筋經、鶴翔樁、
                           丹田命門呼吸法及運轉法、
                             丹道修真(內丹術研究)

                                     (2) 楊式太極拳
                         (包括推手、用法及內功心法)

                           只在香港屯門黃金海岸任教。
                               有緣者請電 5963 2671
                              (可用what’s app 聯絡)
                梁先生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佗的「五禽戲」及其功效

八段錦簡介 (上)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