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5月, 2019 起發佈的文章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3__下)

圖片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 (3__下 ) 原作者 :  黃耀明 整理者 : 山中人 ( 續前文 ) https://shanchungman.blogspot.com/2019/05/3.html                   五  固則萌,萌則長     同大多數人一樣,黃耀明也釋字為“固則萌,萌則長”。補出省略成分,則為 :固(氣)則萌(氣),萌(氣)則長(氣)。故這兩句應釋為 :使真氣在丹田受到培養、鞏固後,要使之向會陰處萌發,萌發後,就要不斷長養真氣,使之向尾閭處上長。這裡的“萌”和“長”顯然是以植物喻人體真氣。     丹道經典詩文多以草木喻人,最典型的為丹詞《無根樹》。對此,田誠陽《中華道家修煉學》說 :“在道家修煉學,以無根樹喻之為人。因為人身生機,如同大樹,但是腳下無根,道家修煉則以炁為根。”又如《難經 · 第八難》:“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絶則莖葉枯矣。”     這樣植物萌芽正如人體真氣之初萌。意守丹田以培養真氣,使之充盈,有足夠的力量長出丹田,行至會陰(未過會陰),這是“萌”。因此時仍是萌發,而未向高處長,也看不出生長,即田誠陽《修道入門》所說 :“一陽初動,為地雷伏,其炁始發,在內不在外。丹書喻之曰‘黃芽’,即在土內初萌之嫩芽,尚未見於太陽。”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在解釋“陰陽之始,玄含黃芽”時也說 :“黃芽 :在此處喻水中藏著金精,經烹煉護養而漸長的情景,猶草木遇土而生萌芽,其色黃而軟弱,呈現生機一樣。”而過會陰,到達尾閭(可過尾閭關), 就是 “ 長 ”。因此時已進入陽脈(督脈)了,是真正明顯而快速地向上行了,正比之於植物的破土後始見陽光的快長。            六 “長則復( 复 ),復( 复 )則天”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說文》:‘復,往來也。從辵,復聲。’或作,辵與彳義通,夂或置於上,或從二夂。或加口、心為飾。或訛作辛形、目形。”其說甚是。劉又辛、方有國《漢字發展史綱要》釋“復”:“甲骨文復作 (前五 · 一三 · 六),像古時穴居時兩側通道,像人腳,會往返出入意。”郭沫若《商周古文字類纂》中寅盨銘文“復”字作“ ”,其“ ”上下兩端更像穴居通道,所加短橫為出入之階梯,中間一點當

行氣玉佩銘—各家不同解釋(3__上)

圖片
行氣玉佩銘 — 各家不同解釋 ( 3__ 上 ) 原載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2 年第 10 期 原作者 : 黃耀明 整理者 : 山中人     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綜合運用各相關學科知識對《行氣玉銘》進行深入探究,以句為單位,分別從字形隷定、句義闡釋兩方面提出新觀點。確釋了銘文中的文字;用丹道、中醫、文字等文獻,深入細緻地重新闡釋了銘文含義;證明了銘文確屬晉系,其產生時間為戰國中期,地點在中山國及趙國。     這件玉器的銘文非常重要,學術界一般稱為《行氣玉銘》。對其釋義最早見於 1933 年于省吾的《雙劍吉金文選》。其後 70 多年來有郭沫若、聞一多等 49 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對其進行解讀,為其正確釋義做出了貢獻。為了弄清楚銘文真意,黃耀明首先對這些成果進行了彙集、整理,以語句為單位,按發表時間順序排列各家釋義,形成了 5 萬多字的集釋文稿。在充分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黃耀明嘗試綜合考慮文字、語法、丹道養生、中醫、歷史、考古等各相關學科及通篇語境進行釋義,以求更真實地反映銘文本意。為了表述方便,本文的“釋義”包括釋字(包括隷定字形,明通假、假借字)和釋句(包括闡釋字詞義、句意)。                                                 黃耀明認為,這兩字應釋為“行气+火 ”,不應釋為“行氣”。“氣”本為大自然產生之雲氣,後與“氣”混同,“氣”行而“气”廢, 1956 年又將“氣”簡化為“气”。“氣” 字當為中醫所謂“穀氣”,是由食物在體內產生。《說文解字》:“氣,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 ( 上「既」下「米」 ) ,氣或從既。餼,氣或從食。”南懷瑾說: “‘氣’字 :這是後代通用的氣字,但從古代道家與中國古代醫學的觀念來說,這是人們吃食米穀之後, 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可見“氣”與食物有關,之所以取“气”為聲,是因為在體內的“氣”有“气”的流行特點。     從構形上看,為會意兼形聲字,依丹道或中醫學說而造,專指(用意念)導引胸中心火下降於腹中腎水,所產生的一種類似於氣體的物質(丹經謂之“炁”)。故加“火”表示其所由來,以區別於由食“米”所產生之“氣” 和自然之“氣”。

「五四運動」與香港

圖片
「五四運動」 與香港     今天是 「五四運動」 100 週 年。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在北京以及中國各大城市造成了巨大沖擊,對中國現代史亦有 非常深 遠的影響力。在遠離北京的香港,「五四」又引起了怎樣的 迴 響?     1919 年 5 月 4 日, 2000 餘名北京學生高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走上街頭,抗議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同意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並要求取消與日本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學生的愛國熱情得到各界支持,迅速發展為全國性的反日運動。                                                                 「五四運動」學生遊行 香港群眾的響應     北京爆發五四運動的消息傳至香港,香港群眾 的「愛國心並不亞於內地同胞,他們面對港英政府的殖民統治,衝破重重阻力,作出了 積極 反 應 」 ( 劉蜀永《簡明香港史》 ) 。而香港學界首先展開行動。香港學生 王之方、楊師騫等 208 人聯名向北洋政府發出通電,對北京學生的愛國行為表示聲援。 電文如下 :“ 青島瀕危,同深哀憤。 務懇急電陸專使 , 據理力爭 , 萬勿簽字 ; 並請廢除中日前後密約 , 一洗奇恥。曹章賣國 , 舉國華恨。北京學生 , 迫於義憤 , 致有本月四日之舉。乃報載將解散大學,並處被捕學生以死刑。如果施行 , 則人之愛國具有同心,誠恐前赴後繼,殺不勝殺。因懇蠲寢原議,迅予釋放。學生幸甚,大局幸甚。 世隆生理,豈懾強權,國不淪夷,尚支士氣。臨電悲叮,淚血與俱。” ( 《 香港中國學生致政府電》,載於蔡曉舟、楊亮功編 : 《五四 ——第一本五四運動史料》,台北傳記文學出版, 1982 年出版。 )     與此同時,在香港各漢文私立學校任教的語文老師,紛紛向學生陳述國恥,有些老師以提倡國貨,抵制日貨作為作文的命題,以啟發學生的愛國之心。許多學校也採用具有提倡國貨、抵制日貨內容的《初等論說文範》作為教材。     最激烈的是群起抵制日貨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日本商人湧入香港經商。由於英日同盟的關係,使香港政府對日本商店和僑民特別加以保護。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市民自發性地進行反日行動。     當時居住灣仔的市民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