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定型者----楊澄甫宗師(上)
楊式太極拳的定型者----楊澄甫宗師(上) 楊式太極拳的定型者及第三代傳人----太極宗師楊澄甫,字兆清,1883年生於北京,其祖父楊露禪(楊祿禪)、伯父楊班侯、父親楊健侯皆為太極名家。楊澄甫是楊健侯第三子。 體型魁梧奇偉,而溫良敦厚,不改父風,其拳外柔如綿,內剛如鐵,引人發人,皆有獨到功夫。 拳勢開展而緊湊。 將太極拳由北京傳播到南方,門人甚眾,遍及全國,為當代大宗師。 練功有成,與張秀林、孫祿堂結義。 楊健侯性情溫和,回憶早年練功之苦,對於愛子楊澄甫不忍管束過嚴。楊澄甫每日到拳場練功,拳劍刀槍、推手散手,雖然均合乎楊家祖傳規矩,但並未真正痛下苦功。1912年,楊澄甫29歲,在北京中山公園設立拳場,公開傳授楊式太極拳劍刀槍,只教架式,欲學大捋散手、粘劍粘杆,必須到楊府拳場,楊健侯在家中親自坐鎮。健侯思慮周密,佈置得當,故楊澄甫授拳一帆風順。 1917年,楊健侯臨終之前,老淚縱橫,痛責楊澄甫說:「你大哥隨伯父練拳,刻苦異常,早已功成名就。你開門授徒,我在後面撐著。現在我要走了,如有高手前來比試,你萬一失手,楊家威名掃地。你不用功,楊家功夫失傳,真是不孝之極。我死不暝目!」楊澄甫驚聞此言,痛徹心肺,垂淚叩首,發誓用功。 楊健侯逝世之後,楊澄甫閉門謝客,日夜苦練。此時楊澄甫已34歲。楊健侯有一位家道殷實的門生,每月敬奉楊澄甫公束修大洋30元,作為安家費用。楊澄甫以每月6元大洋工資,雇用一名身強力壯大漢作為「樁子」(用以試勁的伴練者)。練拳者用木柱或石碑作為打擊目標 ,試驗勁力,稱為「打樁」。例如,練大捋之靠勁,楊家老輩要練靠打木樁(九宮樁)或樹樁;練白臘杆之粘勁,亦每日在樹樁上左右反復刷勁。然而草木無情,唯有活人方能跳躍、躲閃、反擊。以人為目標試勁,乃打「活樁」。推手、散手之身法、步法,均合乎太極門內之規格。其他門派武師上門比試,決不會按太極門的規格出手。因此尚須打「活樁」,在各種不規範狀況下,以身軀之任意部位接勁,將人樁騰空放出。楊式太極的長勁,雖然將人彈放甚遠,但人樁決無內傷之虞。一根白臘杆、一個人樁,陪伴楊澄甫閉門苦練6年,反復領悟楊健侯所傳授的內功心法,終於內勁通靈,可以隨手將人樁發放至2丈外。 楊澄甫仍未有足夠信心,因為人樁畢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