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內功系列 (15) 魏樹人談太極 (上) (精要)
太極內功系列 (15) 魏樹人談太極 (上) (精要) 簡介: 魏樹人,楊式太極拳著名大師, 楊健侯太極拳內功傳承人之一,自號太極草堂主人。 楊家(楊祿禪、楊健候)傳下來的方法就是神、意、氣的集中和分散,神、意、氣無形無相,屬陰,此為太極拳的內功心法;而形體動作屬陽,這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這在太極拳中被稱為拳架子。 神是意念的發韌點,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積累,可瞬間與意念、內氣的行止相契合;意是人的念頭的走向及變化,太極拳對意的運用發自內心,也就是“心誠於衷(中)而顯於外”,其位置在胸部正中、兩乳之間(即中丹田);氣是為人提供能量的一種物質(或能量流),此氣來自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氣、元氣,太極拳老六路(內功套路)練的是浩然正氣,浩然正氣在身,就會外邪不侵,生命力旺盛。體現在養生方面,就會自然而然達到“延年益壽不老春”(張三豐語)的效應。 太極拳永遠是“意在先”。形體動作之前,意念先動;意念出去了之後,手只是來描繪意念的。意念之後,形體是用來催發內氣的。催,無形中就證明它是由神意做動力、做統帥的。內氣催(動)不同於現在所謂的吸為合、呼為開,那是用呼吸之氣把對方發出去的。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呼不吸,不呼不吸就與呼吸無關,不是一呼一開把對方“啪”的一下子發出去,而是在揉手的時候(揉手跟推手本身是一回事,不稱推手稱揉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兩個人相互用拙力頂牛),神、意、氣一集中或一分散,人就被發出去了——形體辦不到的姿勢,意要辦到。就是神一動,意就隨;意一動,氣就隨;氣一動,形就隨——意形成什麼,氣就催動形體形成什麼(或做什麼)——不能讓形體侵佔意、越過意。永遠是意領氣(內氣),氣催形。 要明瞭開合相寓。太極拳論上雖然提到了開合相寓,但誰又能做到開合相寓呢?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開合是怎麼一回事。總認為手出為開,手收為合。然而,手出為開是形體,手收為合還是形體,不過是一個開出去一個合回來,這個還不是太極裏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