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4月, 2020 起發佈的文章

太極內功系列(10) 太極拳與內丹修煉 (二)

圖片
太極內功系列 (10) 太極拳與內丹修煉 ( 二 ) 拳架與丹功運行     我們通過內氣上下前後的運行,沿著子午線的循環。上至於頂之性根,和下潛於黃庭的性命雙修,既循環於任督兩脈的運用,又激發起中脈的直達通道。這是練太極拳周天運行的基礎。諸如我們打的白鶴亮翅、倒攆猴 ( 倒捲肱 ) 、扇通背 ( 閃通背 ) 等,這些都是運用於上下前後,接通任脈、督脈和中脈的循環。首先我這裡要說明一下,真正太極拳的真架 ( 修真架 ) ,並不重形於外的形架。楊式和趙堡太極拳都著重於內煉。當我們的拳架從有為的形架,漸漸進入到無為的真架,這是太極拳之根本。有為本於無為,無為為其根本,有為為其標杆;無為為先天,有為為後天。故有先天之修,得先天之果;後天之法,得後天之果。所以修先天太極,必先自有為轉入無為,方能登上修之門。                     周天璇璣是太極拳內煉修真的重要部分,它是在功理功法和實踐中進行的,也是太極拳進入周天運行的一種方法,由前後、上下的子午周天法,也由自左向右,由右復轉左,息息歸丹的卯酉周天。先由有為之法的運轉,繼之慢慢進入環規,氣脈開始內通,其架輕柔圓通。此時進入無為的自然之修,這是順天道,不轉而自轉,猶如“丹田一球璇璣活”,拳架未動而丹田已經運起,不用任何意識,自能內氣鼓蕩,循經而運,狀若璇璣,久練自可以體驗到。                                這裡解說一下拳架,也就是周天運行的軌跡,作為太極拳初架的運氣法。舉例來說,先說一下倒攆猴 ( 倒捲肱 ) 的運行方法。動作:上接肘底捶,繼之,重心先移之左腿,右腳向後退一步,變成左弓馬步。同時右掌由下向後,再從右側劃弧而上,再回至鼻頰,漸往下於胸前。在整個動作的過程中,意感內氣則由海底會陰穴,沿著身體後背中線(脊椎骨)上行至百會穴。再從百會正中沿(印堂)下至上唇。當後半圈劃完,右手由上而下,在重心右移時,意感內氣由上唇入下唇之承漿穴(又云...

太極內功系列(9) 太極拳與內丹修煉 (一)

圖片
太極內功系列(9) 太極拳與內丹修煉 (一) 太極拳結合內丹修煉,歷來都是秘而不傳,因此在近代太極拳叢書中,少有涉及丹功秘技。有許多人認為太極拳是煉不出內丹的,雖然也有部分人認可並也寫了些丹功之類文章,但大都缺乏深度和實用方法,所以太極丹功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早在張三丰時期,道門所創的太極拳即是丹功修煉之法架。所以太極拳的丹功修煉,實際是太極拳的終極功夫。現代的太極拳大都著重於形架,涉及丹道不深,只是重形而缺乏內煉的功夫。要確切的說出太極拳內丹修煉法門是有相當難度的,其難度不亞於道門的靜功丹修。 1980年代興起練氣功的高潮,諸如大小周天、內修外練之類五花八門,道、佛、儒、醫、武各顯神通,然得其大道者鮮有成者,而因練功偏差(俗稱「走火入魔)者卻不少。那麼我們練太極拳是否會有偏差之慮?現在的太極拳一般以運動、養身、保健、技擊為主,所以也很少有偏弊之病。但是一旦進入丹功修為時,必然真氣發動,在體內的氣脈通道運行,這就難免有偏差之慮。 為什麼真氣運行中會有偏或弊呢?一是方法不對,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抑或行功心切,更有能量聚合的不足,一旦到了運行的規道,我們所謂的過五關,其中就有幾個大關,諸如尾閭關,命門關,夾脊關等,當你過了一關二關之後,突然能量沒有了,猶如車子中途出了故障,或失於燃料(汽油)不足,到那時形成了一個上不去、下不來,反而阻礙了正常的運行。 其實所有門派的太極拳都能結合丹功修煉,關鍵只有一句話:重內不重外,外面的東西越多,裡面的東西恰恰越少。 太極拳結合內丹修煉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太極拳內丹的理論指導;第二是太極拳的功理、功法;第三是具有上述的前提下,如何掌握行動結丹的過程。 傳統太極拳的傳承有它一定的道理,也是長期積澱的經驗,我們也能感覺到氣機運行的合理性。在《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中,有“學太極須斂神聚氣論”其中講道:“……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其虛靈、含拔、鬆腰,定虛實沉墜……等等,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張三丰祖師認為“學太極為入道之基”。而能真正達到斂神聚氣,以及十大要領者不多,所以取決於成功與否的第一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