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9月, 2019 起發佈的文章

三清老子氣功(中)

圖片
三清老子氣功 ( 中 ) 致虛極 守靜篤     調息乃是練功入門之捷徑 , 凡息不調 , 其氣必濁 , 要不調其真息 , 心猿意馬則無處可拴 , 它關係功夫的成敗 , 影晌練功的效果 。 因而 , 老子全真氣功十分重視調息。     調息有兩層涵義:一對初練功者來說 , 是指調整呼吸;二對練功有素者來講 , 調的是真息。從字義上講 ,“ 息”是由“自”和“心”兩字組成 , 就是通過調整自己的心使思想安定下來 , 從而使呼吸達到鬆、軟、綿、長 , 進入氣功態 , 最終達到胎息。 “調息必須調真息 , 調得真息立命基 。 ”練功有素者調的是真息 , 用真息帶凡息 , 最後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道德經》所講 “ 致虛極 , 守靜篤 ”就是“外忘其身 , 內忘其心” 、把意識化為虛無的狀態 。         “ 致虛極 , 守靜篤”是老子的六字真言。這個“虛”和佛家的“空”有異曲同工之妙。調息 , 最後忘掉呼吸 , 空到極點 , 沒有任何染污。修練“守靜篤” , 就是練功時要堅持守住心無雜念 , 用禪宗黃龍南禪師的幾句話:“如靈貓捕鼠 , 目睛不瞬 , 四足據地 , 諸根順向 , 首尾直立 , 擬無不中。”一隻精靈的貓 , 等著要抓老鼠 , 四隻腳蹲在地上 , 頭端正 , 尾巴直豎起來,兩隻鋭利的眼珠直盯著將到手的獵物 , 聚精會神 , 動也不動,伺機一躍而捕獲。這是練功者精神集中、心無旁鶩的情形 , 不如此 , 練功便無法成就。                      真息並非是口鼻之氣息 , 乃吾一呼一吸 , 息中有四個往來 , 兩重天地 , 此為真息。 須將真息服進玄牝之內 , 玄牝就是天地之根 , 此時口鼻之氣不知有無 , 達到靜篤之際 , 玄牝之根恍惚湧動 , 此時一派春暢之暖信。 玄牝之門 是為天地根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 谷 神不死 , 是謂玄牝 , 玄牝之門 , 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 , 用之不勤。”何為“ 谷 神”?山穴稱之為谷 , 表示虛 , 亦即“道”的意思。變動不拘叫神 ,“ 不死” 就是永恆不停息 , 道的這種變化永不停息叫玄牝。玄牝出而闔癖成 , 其間一上一下 , 一往一來 , 旋循於虛無窟子 , 即玄牝之門。這

三清老子氣功(上)

圖片
                        三清老子氣功 ( 上 )     三清老子氣功是性命雙修的九轉金丹大道 , 道家視為修煉珍寶 , 長期密不外傳。全真教龍門派第 22 代傳人道士劉理真是位道高德重、慈祥可敬的長者 , 是瀋陽三清觀創始人之一。龍門派第 23 代傳人田雨時 ( 宗傑 ) 孔慶連 ( 宗仁 ) 在劉老的讚許下 , 為濟世救人 , 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先後將此功法獻出 , 深受練功者的喜愛 , 治癒了很多疑難病症。 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     老子《道德經》 云 :“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萬物 , 萬物負陰而抱陽 , 沖氣以為和。” 這裡的“道” , 就是虛 , 至虛之中,一氣萌動 , 天地生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即一生二也 , 也就是陰陽 , 陰陽會合而生三才 , 三才生萬物。萬物皆是背陰而抱陽。陰陽收斂於下 , 以生太和之氣。從練功的內景看 , 虛就是道 ,“ 道生一”即虛生精 , 精即是性。精生氣 , 氣即是命。氣化神 , 神即元神 , 亦即是和氣。道是獨一無偶的,它稟賦陰陽兩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勻適的狀態 , 萬物在這種狀態下產生。萬物背陰抱陽,陰陽兩氣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內景在練功時是這種情況 , 而練功姿勢也合乎這種理論。     三清老子氣功的坐姿是自然盤坐 , 左腿在外 , 右腿在內 , 左腿屬陽 , 右腿屬陰 , 這是以陽抱陰。兩手的姿勢是左手拇指捏子紋 , 其它四指合攏輕握拳,右手拇指插入左拳眼中按住左手勞宮穴 , 其餘四指包在左拳外側 , 右手食指與左手食指平行 , 兩手虎口成陰陽魚狀 , 此為握固,形成以陰抱陽之態。這樣就達到了體內陰陽平衡的狀態 , 形成一個合諧的磁場 , 像電流一樣流轉不已。久之,即可在身體周圍形成光圈,有功夫的人便會看到。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三清老子氣功的初級功 ---- 築基功的第一節名曰調息。調息真訣曰:調息需端身正坐 , 手掐子紋放膝上 , 目勿停光口勿合 , 呼吸之氣要勻細; 雖名調息則忘息 , 外不知天下萬物 , 內不知有我肌體 , 掃除三心斬六賊 ( 三心為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六賊為由眼、耳、鼻、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