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3月, 2020 起發佈的文章

太極內功系列(8) 太極拳與內丹功

圖片
太極內功系列 (8) 太極拳與內丹功     內丹功或內丹之術在太極拳譜內,除了「以心行氣」外,無跡可尋;主要的線索是來自槍譜。在唐豪編著之《王宗岳太極拳經、王宗岳陰符槍譜》內有兩句話:一是陰符槍總訣曰:「槍不離手,步不離拳。」連結槍與拳的關係;一是在陰符槍譜後之七言絕句:「心須望手手望槍,望手望槍總是其(真);煉到丹成九轉後,心隨槍手一齊迷。」另外,在徐震著《太極拳考信錄》 ( 見圖 1) 中,陳氏拳械譜內,有桓侯張翼德四槍,於下部一槍下註曰:「丹回氣海」,其後有:「震按,此與武氏拳譜中鎗法一條,大致相同,文字小異,蓋武氏傳其鎗法,而名目僅憑口授,故記述時不盡同也。」,又在後序中曰:「觀陳氏拳械彙編中,四槍對扎、八槍對扎、所稱:從小門扎、從大門扎、皆用陰符槍譜語。」可見,陳氏、武氏與楊氏太極拳皆有練內丹之術,唯祕而不宣而已。                                       圖 1     為什麼太極拳要和內丹功結合呢?練太極拳就是為了找到太極功態,由無極生太極,如果體內沒有真氣,就不會進入無極狀態,進不了無極狀態就找不到練太極拳的感覺,就讓太極拳變成太極操,就失去了練太極拳的真正意義。 其實,我們只要任意抽出一個太極拳架勢,就可以把內丹功的練功理念結合起來練,重在練好丹田內氣,這就像蓋房子一樣框架是打好基礎,裝修是美化它的內部。我們練太極拳也如此。下面我們就借助三丰祖師練內丹功的方法,來提升我們的太極功夫。     武當三丰派認為築基是初功,在於寂滅情緣,掃除雜念。稱“人心既除,則天心來復;人欲既淨,則天理常存”。其入手功夫仍是打坐,打坐之中,最重要的是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功夫即會日長。因為凝神調息在於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

太極內功系列 (7) 太極內功——“開合拉氣”

圖片
太極內功系列 (7) 太極內功——“開合拉氣”     所謂“開合拉氣”,就是以太極樁為基礎形架,雙手撐抱於胸前,在意識的誘導下,意念放鬆,外靜內動,感悟兩手間磁石般吸斥力的變化,即所謂“氣感”,有推之不動,拉之不開的感覺,越覺越妙,並通過這種感覺體悟腰脊上下牽拉,周身束放縮脹的內在感應,也即內在勁力(或稱內氣)在體內的自然運行的變化,使身體的質量提高而密度加大,從而感悟“胸中腰間開合”的奧妙,所謂“放之則彌六合,退則藏之於密”。由靜到動,內外導引,合一而融,動而猶靜,靜而亦動,靜動交變,從而再達外動內靜,靜而仍動,動靜和融的真靜之境界,為健身養生和太極拳的真正內功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太極妙道,一氣貫穿,全在胸中腰間開合。欲入妙道,先需得法。法者入道之門。眾妙法門,何止千萬,然其正者乃一,惟得之正者乃入正道。開合拉氣,雖只一法,但法簡效宏,見微知著,通玄入奧,太極妙道盡存,窺一斑可知全豹,老少咸宜,健武皆適,武練尚需文養,文練亦可武用,所謂“文以強身,武以禦敵”。 為使太極真功(包括正道養生)愛好者避偏途,入正道,今簡述“開合拉氣”法而引之,以助登堂入室。下面作以簡要介紹: 一、要領: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鬆胸實腹,提襠塞尾,氣沉丹田,頂膝坐胯,足心含空,五指微屈,虎口圓撐。 二、要求:首先進行放鬆的誘導,由自然呼吸逐漸過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練功的說法就是先做好“三調”,即調身、調息、調心,做到身正、息穩、心平;然後做身體放鬆的調息,由頭開始逐漸下鬆,一直鬆到腳下,再由腳下依次上鬆,直至鬆到頭頂,反復調息愈鬆愈好,以全身通透為佳。自感全身鬆暢後即可進行開合拉氣的訓練。特別提示:本法雖名“開合拉氣”,只是沿用舊說,在意不在“氣”,氣不過一種內在感悟,並無玄虛,只要習者感氣而不求氣,人人能得,即感悟到身,氣不求自明,不求而自得,皆純任自然,絕無虛妄、玄虛之虞,信也有,不信也有,所謂“氣”只在得法,功到自然成。習者只能從鬆上找感悟,萬萬不可想氣、運氣、引氣、導氣,否則極易出偏而誤入歧途,所謂“走火入魔”,皆虛妄之為。 三、動作:以太極抱球樁(亦稱太極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