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月, 2020 起發佈的文章

太極內功系列 (6) 丹田與太極拳內功的關係 (下)

圖片
太極內功系列 (6) 丹田與太極拳內功的關係 ( 下 ) “ 丹田”之說早見於東漢桓帝時的《老子銘》、《仙人王子喬碑》和 《抱朴子 · 地真 》, 據此它們應是內丹術形成之真正標誌。王宗岳《太極拳論》提出“氣沉丹田”;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寫作“氣歸丹田”;孫祿堂《太極拳學》寫作“氣降丹田”,其他文獻的“丹田說”基本從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氣沉丹田”。關於丹田的位置,先哲們的說法也不盡相同,有以臍中、關元、神闕、石門、氣海為丹田的幾種說法,這與道家養生術對下丹田位置的說法相同。從修煉太極拳而言,只要把臍下小腹部視為丹田即可,無需拘於分寸之間。因為從“下守重心”的觀點看,丹田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面,而是小腹內的一個圓形腔體。這個圓形腔體的中心點應位於腹部能調整和穩定人體重心的那個部位。即人體的重心點。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凝神修煉,這個以人體重心點為圓心的腔體——丹田就可以像機械上的萬向軸一樣,能圍繞經過它的中心點的三條運動軸 ( 垂直軸、矢狀軸、冠狀軸 ) 的交點 ( 重心點 ) ,作出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的轉動;其轉動的軌跡可以是繞垂直軸的平圓、繞矢狀軸和冠狀軸的立圓,以至繞中心點的橢圓或∞形。正是丹田在心意作用下的多向轉動功能,才發揮出丹田可以“下守重心”和引動形體運動的關鍵作用。 ( 見圖 1)                “ 下守重心”就是要在盤架子或推手中盡可能地讓身體的重心穩定,身體在外力作用下不產生位移。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1 、降低人體的重心點並使其始終不能超出支撐身體的兩腳所佔有的底面積: 2 、讓重心點能始終保持零受力狀態,也就是丹田不受外力作用的影響。降低人體重心點的辦法是:鬆腰落胯,屈膝圓襠,腹部 ( 丹田 ) 鬆沉,胸部虛空;這樣不僅全身的重心降了下來,使身體形成下重上虛的穩定狀態,還促成了“兩腿分峙如劍格”,讓“下體兩足定根基”,也為“丹田內轉”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保持重心點不超出兩腳支撐身體所占有底面積的關鍵,在於把握好虛實轉換這一要素,全身總虛實的轉換要靠以命門 ( 後丹田 ) 為對稱點的兩個腰腎的抽托與兩胯根抽落同步完成:下肢兩腿的虛實轉化須隨上肢兩手 ( 臂 ) 的虛實轉化同步變化,也就是說:兩腿虛實的轉換要因兩手的虛實而變化:兩腿之間虛實的轉化方式是:實腿由實變虛

提高免疫力讓你「百毒不侵」

圖片
提高免疫力讓你「百毒不侵」 提高免疫力做到八件事 ① 高質量睡眠 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養生。                        ② 樂觀情緒 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大,這種壓力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抑制因子,這種抑制因子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工作,所以人們要學會調節情緒,在輕鬆快樂中工作和學習,利用這種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 ③ 限制酒量 過量的飲用酒會直接危害到肝臟和脾臟,當血液中的酒精度過高時,定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建議大家少喝酒,即便是葡萄酒,每天 1 杯即可。 ( 我連葡萄酒也不喝。 )                     ④ 適量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使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而且還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增強免疫力,運動也不一定要做一些特別劇烈的活動,例如爬樓梯、餐後散步也是不錯的。                    ⑤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影響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因此,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⑥ 學會利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微生態製劑,對提高免疫力效果不錯,例如常見的腸道雙歧桿菌可刺激身體內的淋巴細胞分裂增殖,產生多種抗體,加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 ⑦ 保證正常體溫 研究表明,體溫下降 1 度,免疫力就會下降 30% 秋冬感冒的人很多,這是因為溫度下降,人體變冷,從而引起各種異常病症,所以,維持正常的體溫是對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⑧ 保證營養均衡 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得健康,很多人吃東西,只考慮好不好吃、吃不吃得飽,卻很少人能靜下來想一想這種飲食搭配合不合理?專家提醒,每餐飯都要保證能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證飲食多樣化,不要固定吃一些食物,防止營養不均衡。